新笔下文学

第3章 父亲 (第5/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亲叨唠叨叨。

有一次,父亲还给她拿一瓶自己不舍得喝的加多宝,让她败败火。孩子到多大,父母眼里还都是孩子。父亲帮助安家接送女儿,安家那几年工作顺风顺水。

2009年夏天,父亲年龄大了,希望回山东跟母亲团聚。

父亲回山东那一天,天空下着雨,安家带着女儿,开车送父亲到了莲花池汽车站。安家舍不得父亲,但也不能影响父母团聚。从此一别,见面的时间就少了。没有父亲的支持,安家又工作又带孩子,一度陷入混乱。父亲是儿女不可缺少的靠山啊。

养儿方知父母恩。

那首《常回家看看》所唱,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妈洗洗筷子、刷刷碗。老人不图儿女有多大回报。一辈子不容易。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说说,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父亲老安始终对女儿不放心。可是,人生终是一场要散的宴席。父亲在弥留之际,还跟母亲商量回家过年的事,最后没想到自己会离开得如此匆忙。

他身体一直很好,从小到大没进医院,唯一一次还是白内障手术。从不相信病魔会如此厉害。病病歪歪的人反而活的更长。身体很棒的人,说走就走了。

心梗对人的心脏身体冲击力太大了。这也是老人家多年军旅生涯所没有考虑到的。病魔面前,意志是一方面,及时救治更重要。记得非典时,父亲说,不要怕,党员有党性,不怕。安家也是大家庭子女中入党最早的孩子之一。父亲的力量无时无刻不感召着孩子们。父爱如山。

父亲的一辈子,从崮乡沂蒙山到了大城市。从小安也成了老安。转业又回到家乡,一直做管理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老两口又帮着闺女和儿子带孩子。等儿女的孩子都大了,该享福了。父亲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式的父母。

父亲去世前的那个清明,他还张罗着去看望了九十多岁的大姑。人啊,冥冥中有太多的前兆,在那段安沪媳妇儿拍摄的珍贵视频里,父亲跟大姑亲切的坐在一起聊家常,那一天,大姑还穿了一件暗红色的花袄。

父亲考虑事情很周全,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还提前在市里高速路附近的区域选好了墓地。为的就是,女儿从外地回来看望方便,如果回崮乡,需要两三个小时。在市里高速边,儿女都方便。

父亲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打针”。他的生命终止在周末,谁都不打扰,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太仁义了。他一辈子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总是为别人和子女考虑得多。跟许许多多的父亲一样,宽严相济、父爱如山。

安家记得,在给父亲后事安顿完的第二天早上,安家被梦里父亲的笑声惊醒。安家明白,那是父亲托梦给她,他对家人给他的安排满意。

安家心里欲哭无泪。一个农村的苦孩子,走完了自己的一辈子,画上了句号。那几天,安家母亲整宿睡不着,推开厨房,总觉得她的老安就在厨房喝茶。

安家则是时睡时醒。安家知道,天堂应该没有痛苦,希望父亲在那里离苦得乐。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乘风而起 大山深处的女人们 邪王宠妻无度 理想的梦世界 我用惊悚游戏,虐哭全球玩家 南货店 尤物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