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小高炉试验成功让常洵有了真正自己的钢铁生产能力,之前坩埚只不过采购了铁料与一些矿物对铁料进一步加工提高品质而已。
说到底只是深加工或后处理,对采购来的铁料进行除硫除磷等处理,生产出低、中、高碳钢或初步的合金钢,只能满足少量需求并在研究钢材性能、工艺、成分等上面有好处。
可铁料外购一来质量不一生产标准化不大好办,更关键一禁运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坩埚用劣质生铁可以生产出多高品质的钢材也没什么用。
有了大员岛自己的冶炼厂虽然一年生产数量不可能多,不过十年内生铁与普通钢材足够用了。坩埚也有了质量稳定的原料,生产高品质钢材也愈稳定了,不怕被人卡脖子了。
而且计算一下铁矿石消耗不可能有多大减少,可小高炉吨煤耗在五六吨,北方此时要大一倍左右,这一来成本就节省一大块。不计高炉投资再加上铁矿石、煤提高生产率节约的成本,此时小高炉生产的生铁成本只有北方劣质生铁的一半多一点。
况且常洵这里工人待遇还更好,所以节省下来的成本还是因为提高了生产效率,工艺改变与设备大型化带来的低消耗。
而且此时高炉已经一次可出铁水二吨多,旧式冲天炉不过四五分之一;冲天炉出一次炉下一次重新装炉点火,一个月才出十几炉,小高炉连续生产日出三炉左右,月产近百炉一炉顶三四十炉,相比之下人力也省下多少?
而且这高炉常洵还嫌小,准备第一步达到十倍产量左右,这让整个沉浸在高炉神奇之中的冶炼工匠们都不禁为之折服。
如刘百福就叹息自己算是读书不成重新投入祖业成为冶炼大匠的,算是看到过一些古藉对整个冶炼算是明白人。可是他对此前的冲天炉只觉得已经超越古人无法再大改进了,对北方铁劣也认为只有改木炭才行。
这时才发觉自己只是比其他冶炼工匠多认几个字,并不曾有什么多大本事。不过事实上也有刘百福根本无力如常洵那样大手笔去实践的资本的原因,这时高炉试产成功建造时不少细节他也是出力不小的,为此拿到了几十两奖金。
正是冶炼工匠来到常洵这里第一项就是工钱比以前高了一倍,伙食方面也一样提高不少,让他们愿意离开家乡来大员岛干活。并在看到这里生活更好气候也不恶劣习惯了也没什么,才将家人也陆续迁居过来。
而有一点贡献就重奖让他们的积极性迅速高涨,加上这里一切不仅由他们自己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还在这过程中出了不少主意,所以高炉试验成功让他们有与有荣焉的自傲感。
而且他们确实是值得骄傲,常洵仅是提出高炉、铁矿石精选重新烧结、煤经过炼炭化处理、鼓风加温等概念与一张高炉草图,所有的具体东西都是负责冶炼的工匠们讨论着摸索出来的。
当然这个成功首先是常洵有概念与必然正确的信心,另加他数千成万两银子投入根本很轻松。可另一个关键也是这些冶炼工匠们,完全由常洵指挥一群普通人虽说也可以逐渐成功,却起码多用几倍金钱与时间。
毕竟冲天炉虽然落后了也是相比而言,它比之前还是进步了的。而且它的耐火砖制造、砌炉、鼓风等技术已经都有,高炉并非是全新创造其实只是改进而已。
改进也主要是将热量散逸降低下来,热风可以进一步提高炉温,投入造渣剂可以降低杂质,还有炉子加高可以使它具有连续投料连续生产的条件。
只是此时试验成功的高炉还不足于让常洵启动马鞍山钢铁基地,铁料暂时不缺乃一个原因,决定性的原因在生产技术上就有高炉此时太小,如果此时规格高炉年产二十万吨一切都理想也要建造二百多高炉。
二十万吨二百多座高炉一百万吨呢?那岂不是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