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在其它國家的軍隊中,也出現過大體類似的情況。德國人利用44式反坦克炮造出了一種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反坦克炮。這種火炮是為滿足德軍在1944年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研製的,該要求提出,這種炮必須能在1000 距離上、在著角為30度時,穿透令人難以置信的200 (78 )厚的均質裝甲。依照慣例,兩種候選型號分別交由克擄伯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進行獨立設計,克擄伯的設計又一次採用了像高炮那樣的十字形炮架,安有一個坡度很大的防盾,用以保護炮手,並且採用了電發火機構,對於反坦克炮來說,這在當時是一項相當先進的技木。火炮全重也已達到10 t,這就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價值。彈丸重達624 lb(283 kg),炮口速度剛好超過3000ft/s(9144 /s),並且能在1000 距離上、著角為30度時,穿透8 (2032 )厚的均質裝甲‐‐如果考慮到火炮的整體尺寸,那麼,具有上述性能倒也不足為奇。萊茵金屬公司的設計,在炮的尺寸與重量上,跟克擄伯公司的相同,但有幾個地方設計的更加巧妙,諸如火炮在炮床上的平衡性能特別妤,而且在戰鬥時外廓更為低矮,還有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位於火炮與炮床之間的軸承系統非常好,因此,火炮在轉動方向時非常輕便、靈活,只是從行軍狀態轉為戰鬥狀態的時間,比克擄伯公司的火炮要長。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軍械管理部門尚未來得及決定採用哪種火炮,但在閱讀盟軍情報人員的報告時,人們會得到這樣的印象,即起碼是德軍比較喜歡克擄伯公司的設計。
美國陸軍所達到的反坦克炮的最大口徑是105 ,或許還是120 ,至少是有1門105 炮一直保存到了現在,可以使人們對其置信不移。對於120 炮的說法則比較含混,據說,在1944年後期,美國曾製造過2門,其中的1門曾被用船運到法國進行野外鑑定,但結果並不成功,因此就沒有再運返美國,另外1門是幾年前被發現的,現在被遺棄在一家兵工廠後院的某個角落裡,但究竟在什麼地方,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即使這種情況完全不可相信,但也能說明,當其要求合乎邏輯地向前發展的時候,使用者所表現出來的好惡傾向。
在反坦克飛彈時代的初期,曾經出現過一個異平尋常‐‐如果不是徹頭徹尾的話‐‐的幻想階段,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50年代末期,那就是,一種盲目的樂觀情緒一直在滋長漫延。由於第一種法國反坦克飛彈在50年代後期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公開出售,因此,各國有條件從市場上買到適當的飛彈部件,以實物試驗,以便把這股反坦克飛彈的發明熱潮納入更加穩妥的軌道。然而,在此之後,並沒有人進行真正的試驗,某些設計師們被一些離奇古怪的想法支配著頭腦。1952年,美國陸軍軍械部長曾把大量資金投到了一種被稱之謂&ldo;火炮球&rdo;(cannon ball),也稱d-40的裝置上,希望能得到25枚飛彈和一些用於對該方案進行評價的地面設備。但這位部長並沒有支持到點子上。因為在所有的反坦克飛彈中,d-40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本來,作為一種由潛艇發射的反艦武器系統,它已經開始在海軍中服役,陸軍想從海軍已經裝備的產品中得到一些借鑑,應該說也是正常的。d-40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球體,直徑約24英寸(6096 )。它有兩種型號:重為300 lb(1362 kg)的試驗型號用無線電進行控制,而重為150 lb(681 kg)的實戰型號由導線控制。在1955年官方提出的一份文件中,對這個方案的整體設想作了高度概括:
&ldo;d-40是一種亞音速、近距離的制導火箭,採用手工操作的無線電或導線以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