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在兩次大戰之間的年代裡,有兩項發明曾經導致反坦克武器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兩項發明是格里什錐膛炮(rlieh seeze-bore)和空心裝藥。格里什炮從時間上看雖然對反坦克武器發展的影響十分短暫,但有關它的理論卻得到了若干重大發展。這種理論曾經影響了波蘭的馬諾奇克(arosczek)反坦克槍。這種槍一直到1938年始為外人所發現,當時的原型已經顯得有些過時,於是,一個專門小組即通過改為錐膛的辦法對其進行改進。當德軍入侵波蘭時,設計小組剛剛完成圖紙繪製工作,於是,他們不得不設法逃到法國,在法國他們繼續夜以繼日地進行工作。到1940年春,他們首次造出了2支樣品槍,並已做好了發射準備,但正在這個時候德軍又開始入侵法國。這次他們已經沒有可能把樣品或圖紙再帶往第三國。自此以後,馬諾奇克反坦克槍即失去了蹤跡,並且再也沒有出現過。
在德國,由於德軍在蘇聯境內遇到了嚴重困難,特別是蘇軍t-34坦克取得的輝煌戰果,迫使德軍在反坦克武器發展上掀起了一個發明與試驗的熱潮,其中的多數都非常成功,而在反坦克炮中,最為成功的是38式50牽引反坦克炮,但象任何別的牽引反坦克炮一樣,這種火炮的最大缺點,同樣也是機動性差。由於36式37反坦克炮裝在&ldo;容克87&rdo;(junker87)飛機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將38式50反坦克炮裝在飛機上自然也就似乎順理成章了。於是,軍方同時跟毛瑟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分別簽訂了生產一種38式50自動炮的合同。與此同時,德國空軍也提出了類似要求‐‐即希望能夠得到一種大口徑的自動炮,因為當時他們發現,要想用他們當時的武器來對付擁有重型防護的美國強大的轟炸機群,已經變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最後,軍方選中了萊茵金屬公司的火炮,並將其安裝在4至5種不同的機型上,其中包括&ldo;容克88&rdo;式(junker88)、&ldo;梅塞斯密特410&rdo;式 (sserschitt 410)、&ldo;漢舍爾hs129&rdo;式(henschel hs129)等。火炮置於位於機身下方的一個特製吊艙內,身管有很長一部分伸出機頭之外,火炮藉助后座力工作,彈藥通過彈鏈裝填,彈倉則環繞於炮尾周圍。整個結構設計得非常緊湊,但吊艙全重卻達到了1200 lb(5448 kg)以上,這就嚴重地破壞了空中格鬥時飛機所必須具備的空中特技飛行能力,當然,在對地面掃射時也會有一些弊病‐‐儘管這後一點並不像前面一點那麼嚴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足,雖然安裝了一個精心設計的&ldo;胡椒瓶&rdo;式炮口制退器,但其后座力仍然相當可觀,並且耀眼的炮口火焰幾乎能使駕駛員致盲。雖然它的設計十分巧妙,但機載38式自動炮並沒有獲得多大成功。至於將40式75反坦克炮裝到飛機上的方案,就更加沒有什麼價值。因為這種火炮太重,射速又太低,並且炮口衝擊波和火炮的后座力,無論是對駕駛員還是對飛機本身都顯得太大。大約有20架&ldo;漢舍爾129&rdo;式飛機安裝了這種火炮,還有幾門被安裝到了患有&ldo;肥胖病&rdo;的&ldo;海因克爾177&rdo;式(hekel 177)飛機上。同以前一樣,萊茵金屬公司僅僅是對半自動發射裝置做了更改,辦法是採用了一個靈巧的裝填系統和氣動裝彈機構,40式75牽引炮的炮閂則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正是由於這些傳統火炮的重量和后座力太大,才激勵著德軍最高統帥部去努力研製大口徑的機載無座力炮,提出這種需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用當時裝備的制式火炮對於遠程轟炸機來說已經變得無效,但同時還有一個第二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