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五十五章 邺都平叛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也不再劝了,我自己回京师去了。”乱兵们说:“您要去哪儿?再要是不知好歹,恐怕您会立遭不测的!”随后刀剑出鞘,把李嗣源拥进城去了。

.........

知识卡片:

魏博的叛军撕了庄宗李存勖的诏书,前面也经常有撕诏书的事情。这个诏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好像都明白,那不就是皇帝下的命令吗?不就是圣旨吗?咱们今天就简单讲讲诏书的事。

其实呢,圣旨是皇帝下达的所有命令的统称,这里边是分级别的,最高级别的那才叫诏书呢,低一级的叫谕旨,谕旨又分为书面的和口谕。

一般情况下,口谕涉及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皇帝让太子去给皇后请安啦,让哪位大臣出差的时候给带点当地土特产啥的,鸡毛蒜皮的事,一般都用口谕。

重要的事情肯定就不能只动嘴说说了,那是要下发书面文件的,诏书的级别最高,一般是皇帝登基、退位、大婚、祭天、册封皇后、皇太子、出兵平叛等非常重要的国家大事才发诏书。诏书有一定的格式,起首句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结尾一句是“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一般是用墨笔楷书,从右往左直写,写在大幅的黄纸上,中间和纸张接缝的地方要盖上皇帝的“玉玺”。制作完成后的诏书称为“诏黄”,誊写或者雕板印刷好多份,并且分送到各地,誊写的诏书,称为“誊黄”,雕板印刷的诏书,称为“搨黄”。

发诏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然会有一定的程序,不是皇帝一说,底下人一记一写,盖上大印就发走了。诏书要由中央的第一机关来拟稿,每个朝代第一机关都不太一样,然后由皇帝来定稿,发诏书是要开发布会的,皇帝要在国家最高等级的办公场所正式签发,比如故宫的太和殿、大明宫的宣政殿。着装也有要求,皇帝要穿正式的朝服,不能穿便装,要正式升坐,群臣附议之后,由礼部尚书在宫城第一门负责宣诏,告知天下。故宫宣诏的地方就是天安门。现在大家能理解为啥四九年要在天安门宣布共和国成立了吧。

诏书要复制很多份,各地官员都要在衙门口张贴诏书,并且要有人早晚宣读,古代老百姓要知道国家发生的大事,都是在衙门口得知的。古代没有村一级的管理单位,很多不出村的人要从县城里回来的人那儿才能知道国家大事。所以古代村子里谁要是去了趟县城,那回来肯定要跟老少爷们聊很长时间,显示自己知道的多。

再下来我们讲讲谕旨,这才是皇帝最常用的书面圣旨,因为谕旨通常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哪位大臣上奏说当地受灾了,请求朝廷拨款赈灾,皇帝找户部商量一下看怎么弄,然后让户部起草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有时候还需要其他部门审核一下,再交到皇帝那儿,皇帝看看没啥问题,就盖章下发了,得到皇帝的批准后,钱粮就开始调动了,这就是谕旨。谕旨是个卷轴,也分级别,卷轴的材质按照官员的品级不同是有区分的,给一品大员的谕旨用的是玉轴,给二品大臣的是黑犀牛角轴,三品是贴金轴,四品和五品用的是黑牛角轴。

谕旨也叫上谕,一般由太监或者大内侍卫负责传达,电视里经常看见公公们跑到谁家下旨,接旨的人跪在地下,这颁发的就是谕旨。由太监传的谕旨还好,如果是由大内侍卫传的谕旨,那一般就没啥好事了,可能宣读完以后直接就把人抓了。所有的谕旨都是有备份的,朝廷专门有管理圣旨的部门,这些圣旨都是公开透明的。

另外也有一种谕旨叫“密旨”,顾名思义,这种圣旨就是不能公开的,为啥呢?可能涉及国家机密,也可能觉得丢人现眼,反正密旨里都是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但是密旨也是有备份的。

到了清代还有一种叫作廷寄的东西,廷寄是张廷玉发明的,说白了就是封疆大吏和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执剑长安 忠虎传:凡人不修仙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三国:社恐型谋主,曹操人麻了! 生在乱世,活在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