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十三章 土山大破梁军 (第3/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上船追赶,杨隆演的船跑得快,徐知训没追上,气得他拿起铁檛到处乱打杨隆演的亲信,结果把一个人给打死了,其他人一哄而散,才没有人做第二个冤死鬼。徐知训半醉半醒,骂骂咧咧地回家睡觉去了。第二天,就像是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

知识卡片:

杨隆演被徐知训逼着演参军戏,那咱们就简单聊聊唐朝的民间戏曲。

古人没有电视电影,看戏就是他们重要的娱乐活动。不识字的老百姓经常通过看戏来了解一些历史故事。这其中的参军戏是老百姓最喜欢的节目之一。

参军戏属于歌舞杂戏,相当于有故事情节的歌舞、杂技、魔术、话剧、音乐剧大杂烩,还有点像东北二人转,通俗、简单、热闹。其中有的剧情很低俗,靠着调情、打骂、装傻等手段来吸引眼球。毕竟这些民间艺人要吃饭嘛,要是演的戏文绉绉的,老百姓看着不热闹、不过瘾,就没票房了。但是上层文人士大夫都很鄙视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参军戏继承的是南北朝“散乐百戏”的路子,东汉皇帝刘肇因为馆陶令石耽贪污,就让他在酒宴上穿上囚犯的衣服,然后让那些伶人们戏弄侮辱他,这事吧,伤害性不大,但是侮辱性极强。大臣既然犯了法,那按照法律该罚就罚、当斩就斩嘛,你让人家穿着囚犯的衣服在宴会上被人羞辱,这就不是正经人干的事了。

结果大概是这场演出效果太好了,后来就演变成了一种表演形式,内容以滑稽搞笑为主,有点像今天的对口相声,一个逗哏,一个捧哏。

到了唐代,参军戏的内容增加了不少,转化成了一个剧种。同时,“参军”一词也变成了一种角色的固定名称,戏中所有官员的角色都叫“参军”,其陪衬角色都叫“苍鹘”。

唐代还有民间“说唱”,是由长篇叙事歌发展起来的,这个起源就比较早了,北朝时期的《孔雀东南飞》就是典型作品。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徒开始把“佛经”和叙事的歌曲相结合,发展成了一种说唱形式,叫作“唱文”。大诗人白居易和元稹就曾经听过用《一枝花》乐曲说唱故事的。

另外还有不少变文,比如《法华经变文》、《维摩诘经唱文》,都是直接以佛经的名字命名的。还有讲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像《楚灭汉兴王陵变》、《张议潮变文》、《王昭君变文》等等。

这个变文呢,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一种叙事体裁。文字非常优美,很多都是唱男女爱情的。相传,武则天时期的男优们都要会唱这些东西。

唐代都市里的戏剧表演已经很普遍了,戏场通常设在庙宇之内,这种情形一直到近代还是如此。我去河南清凉寺的时候就见过在庙里唱大戏的。仔细一听,唱的是玉皇大帝。史书记载:“长安的戏场大多集中在慈恩寺里。小的在青龙寺,其次在蔫福寺和永寿寺。”唐孝宗的时候,公主看戏也是在慈恩寺现场看的。地点就是现在西安的网红打卡地之一:大雁塔南广场。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脏唐之醉卧美人膝 侯府表妹自救手册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阳记之谶璞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重生之民国岁月 我是大明瓦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