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14章 开创大雍盛世(结局)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皇帝所做也确实是仁慈的,可是他们都像才认识效忠了几十年的皇帝。

国子监中。

年轻的学子成群结队,偶尔能见到金发高鼻的西番人,也有圆脸粗发的蒙古人。

大雍科考分策论和格物两部分,国子监中不仅仅教授科考科目,各式杂学都有大雍最好的老师教授。

这里是十五年来,徐明义为数不多插不进来手的地方。

方以智提了一壶酒找到黄宗羲,他常常饮酒,黄宗羲只喝茶。

黄宗羲道:“唐宗汉武之后,都是要休养生息的年代,陛下早就为太子登位做好准备了。”

一盘花生米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也不知道换了个丞相,这天下能不能更好一些?”

“好也有限得很!”黄宗羲回答得极为干脆:“大雍工商农三者并立为本,是陛下开国时立下的国策,工坊遍布天下,已像田地不可或缺,朝廷查处工奴,坊主们只是不敢强迫劳工,但也不会主动多发一分宝钞。”

方以智趴在桌子上,含糊道:“怎么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黄宗羲回道:“盛世,只不过存在史书中,如今天下不会因饥荒导致饿殍漫野,不会被鞑子欺负到家门,已是少见了,所谓的民怨不过是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的话音刚落,方以智已是鼾声如雷。

昭武十六年。

大雍皇帝颁发铁劵大雍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对丞相权力的限制。

鉴于丞相位高权重,限制任职年限,四年考核一次,不合格者当罢免,且连任不得超过两次。

同时限定丞相提拔制度,丞相任职期限内,若无确凿谋逆、里通外国等违反大雍律罪行,皇帝不得随意罢免。

设中书省参知政事一名,分管吏部,以分丞相之权。

枢密院增设至枢密使四人,武职两人,文职两人,一位同参知政事。

这样保证了武职的上升通道,又不至于让武将擅权,讲武堂山长杨国忠、原北军都督陈靖玄被任命为武职首任枢密使。

中军都督许义阳被调回西域,统管西域军政,筹划与哈萨克建立联盟,共同应对准格尔人和罗刹人。

左军都督李定国被改任中军都督,负责京畿防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雍皇帝在为传位太子做准备了,许义阳被调走,是因为皇帝暂时还不想见到太子在北京城的势力太大。

李毅处理完政务后前往漠南草原狩猎,他不是爱好狩猎,他是给太子示范怎么去当皇帝,天天待在憋闷的紫禁城中,处理永无止境的朝政,并不意味就是个好皇帝。

皇帝经常在塞外巡游,让漠南草原越来越繁荣,也让漠南和漠东蒙古各部不敢有异心。

蒙古的王公们都办起了马场,牧民们变成了的农奴,他们从大雍人那里学会了许多,这是个无法逆转的时代。

方以智辞去大祭酒一职,随汤若望远赴欧罗巴。

海船到达南洋时,方以智发现大雍虽然禁止昆仑奴入境,但许多工坊坊主在南洋各地强占土地,强迫当地土人和昆仑奴种植水稻等各种农作物。

这里有富可敌国的大雍人,也有一贫如洗的大雍人,但都充满了干劲。

南海都护府施琅睁一只闭一只眼,都护府的军官也是人,也有欲望,昆仑奴和土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可用的劳力,诏书改变不了脑子里的观念。

这还算好的,听说孙可望在安南杀人如麻,缅甸等地国王走到都护府衙门前都是战战兢兢。

但每年从安南运往北京城的粮食只会多不会少,孙可望为调回大雍花了许多钱,徐明义罢相后,他终于如愿以偿。

“难怪大雍能填满所有的粮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孵蛋皇后 庶子之征 当家主妇 残阳起风雷 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 天策之永徽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