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还有另外5个波段,是用来超远距离通讯的。
文字上介绍,即便距离相隔几个星球,也照样可以通过卫星联系到。
打个比方,一个人在火星,另外一个人在水星,即便两人相隔3个行星,也照样可以进行通讯,只是通讯的时间稍微慢一些罢了,但是也比目前的通讯速度要快的多。
通讯天线设计同样也是采用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大大加强了通讯的信号强度,这样才让跨行星沟通成为可能。
“这个信号的频率居然有200Ghz,目前卫星的频率范围,也就1-40Ghz吧。我记得27-40Ghz的频率,还在测试阶段,还没有大规模的投入使用。”
随着对量子卫星的进一步了解,众人心中的震撼更盛了,如果是这样规格的卫星,也许并不需要发射那么多卫星。
只需要这样一颗卫星,便足以支撑蓝星的整个通讯网络了,将来如果太阳风暴再次爆发,卫星说不定可以不受影响。
“好,很好,但是...这样一颗卫星应该需要很长时间吧,目前来说,一颗卫星制造周期在1-3年,快一点的也需要半年,而且这个卫星架构跟现在卫星架构完全不同,需要搭建新的平台,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张永和思索了片刻,望着张毅说道。
龙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本来计划时间是12年,但是真正落实下来只花了5年的时间。
其实,很长的时间都是在搭建卫星平台,平台搭建好以后,再次制造卫星难度会下降很多。
再往后,制造卫星只花了2年时间,到后来甚至只需要花上几个月。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平台已经搭建好,只要按照规格生产即可,并没有一开始的那么困难。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科技进步,龙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才会让制造卫星时间缩短到只要3个月,即可制造一颗卫星。
毕竟制造跟创造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是其中的难度却是天差地别。
一个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另一个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制造。
“平台的事情,并不用担心,虽然这个卫星与现在的卫星差别很大,但是规格还是采取之前的,只是能源和材料用的是新型材料,我有信心,在半个月之内完成制造和发射,让蓝星通讯恢复正常。”
张毅指着超量子计算机全息投影上的规格,众人愕然发现,这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卫星,居然与现在卫星规格相差无几。
按理说这种事情是不太可能的,卫星制造不比其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功能不一样的卫星,规格肯定是不同的。
其实,这个规格是张毅结合现代卫星修改的设计方案,他很早之前就预料到卫星大概率会出现问题。
所以他在查阅相关资料以后,他就运用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把现代卫星和量子卫星结合,设计出了这个截然不同的方案。
现在也终于发挥了它的作用,经过改良以后,蓝星的通讯系统将会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