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7頁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1898年,入京協助康有為等促成&ldo;百日維新&rdo;。其間,梁啓超活躍非凡,為變法事業鞠躬盡瘁,顯示了卓越的宣傳和組織才能。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啓超亡命東洋等地,耳聞目睹西方之學,思想又有新變。在東洋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繼續鼓吹變法維新。

從1901年至1903年短短的三年間,撰寫了近百篇文章,廣泛介紹了西方資產階級的學術思想,其人物涉及霍布士、斯賓諾莎、盧梭、培根、笛卡兒、達爾文、孟德斯鳩、康德等、其領域遍及歷史地理、教育、政治,名人等各個方面,對當時的清政府思想界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被譽為&ldo;輿論界驕子&rdo;。

1905年以後,國內革命形勢繼續發展,但梁啓超對清廷心存幻想,思想逐漸落後於時代,成為保皇立憲的積極鼓吹者和參與者。

袁世凱在1896年4月受到監察御史胡景桂的彈劾,指他在小站練兵時犯下&ldo;嗜殺擅權&rdo;、&ldo;剋扣軍餉&rdo;,&ldo;誅戮無辜&rdo;等多條罪狀,榮祿當時視察新軍,為新軍軍容所動,力保袁世凱,袁世凱才得以留任。1898年9月20日袁世凱抵達天津,1898年9月21日晚袁世凱聽到楊崇伊從北京帶來的政變消息,以為密謀已經泄露,為避免自己被牽扯上叛逆罪,於是將情況告知榮祿,結果戊戌變法失敗,光緒帝失去朝廷政權並遭軟禁!

1895年4月,東洋逼簽《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在康有為、梁啓超等的組織發動下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上書因頑固派的阻撓沒有送到光緒帝的手中,史稱&ldo;公車上書&rdo;。公車上書失敗後,維新派積極進行宣傳和組織活動,著書立說,介紹外國變法經驗教訓,在各地創辦了許多報刊、學會、學堂,為變法製造輿論,培養人才。維新變法運動逐漸在全國興起。

1895年8月十七日,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在北京創辦《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鼓吹變法;組織強學會。

1896年8月,為了宣傳變法而製造輿論中心,《時務報》在上海創刊。

1897年冬,嚴復在天津主編《國聞報》,成為與《時務報》齊名的在北方宣傳維新變法的重要陣地。

1898年2月,譚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學會,創辦了《湘報》。在康、梁等維新志士的宣傳、組織和影響下,全國議論時政的風氣逐漸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變法自強為宗旨的學會33個,新式學堂17所,出版報刊19種。到1898年,學會、學堂和報館達300多個。

1897年冬,德國出兵強占膠州灣,引發了列強瓜分清政府的狂潮。在嚴重民族危機的激發下,維新變法運動迅速高漲。康有為上書光緒帝,指出形勢迫在眉睫,如果再不變法,不但國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都要做不成了。後來,光緒帝接見康有為,表示不做&ldo;亡國之君&rdo;,讓康有為全面籌劃變法。

1898年1月29日,康有為上《應詔統籌全局折》,4月,康有為、梁啓超在北京發起成立保國會。

1898年4月,康有為同梁啓超在北京發起成立保國會。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了&ldo;明定國是&rdo;詔書,變法正式開始。變法期間,光緒帝先後發布上百道變法詔令,除舊布新。

1898年6月16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緒連下三諭,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區的軍政大權,準備發動政變。

變法開始後,清政府中的守舊派不能容忍變法運動的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東風吹桃李 嬌靨 傾城男後 我師尊他真香了 妻心難測 被惡龍搶走之後 最後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