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其四,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某些冒進措施。變法一開始,光緒皇帝就因不滿自己的老師、軍機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頂撞,將其開缺回籍。大量裁減冗官,僅京師一地,涉及閒散衙門十多處,失去職務者近萬人,但是又沒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書被阻而一下子罷免六個部長級大員,也操之過急,並且失之過重。
其五,變法手段單一:採取單純的自上而下的&ldo;和平&rdo;&ldo;合法&rdo;方式。
影響
戊戌變法雖告失敗,但戊戌政變後,光緒帝被慈禧幽禁在三面環水的南海瀛台。康有為逃至香港,後轉至加拿大,在1899年7月20日組織保皇會,又名清政府維新會,頌揚光緒皇帝,鼓吹君主立憲,而梁啓超則逃至東洋,創刊《清議報》,醜詆慈禧太后。
2張
光緒
在康梁兩人出逃的時候,宮內傳來康有為毒殺光緒皇帝的消息,後來又傳光緒久病,由太后訓政。民間議論紛紛,中外盛傳光緒皇帝已不在人世。兩江總督劉坤一警告道:&ldo;人情危懼,強鄰環視,難免借起兵端。&rdo;時任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亦稱假若光緒皇帝去世,將為各國所不諒。結果大內允許法國使館醫生入宮中診治光緒,雲無大礙。
守舊派大臣恐光緒怨於將來,紛紛慫恿慈禧太后廢掉光緒,但議論未決。各國公使聽聞消息後,於元旦入覲詰問理由。慈禧太后恐引起列強幹涉,為測試列強態度,遂依榮祿建議,於1900年1月24日,以光緒帝名義頒詔,稱其不能誕育子嗣,乃立端郡王載漪之子,15歲的溥俊為大阿哥,史稱己亥建儲。
不過該詔書一出,隨即令天下譁然,1900年1月27日,上海電報局總辦經元善領銜通電要求光緒皇帝&ldo;力疾臨御,勿存退位之思&rdo;。簽名者有葉瀚、馬裕藻、章炳麟、汪貽年、丁惠康、沈藎,唐才常、經亨頤、蔡元培、黃炎培等1231人。同時發表《布告各省公啟》,要求各省共同力爭,&ldo;如朝廷不理,則請我諸工商通行罷市集議&rdo;。各國公使認為立儲事件影響清政府形勢穩定,隨之提出警告,拒絕入賀。慈禧太后對列強怨恨甚深,在守舊派大臣慫恿下,對義和團采放任態度,終釀成八國聯軍入侵的大禍。
一開始維新黨人在清朝體制內尋求政治革新的方法,戊戌政變後他們卻成了被官府緝捕的罪犯。戊戌政變使得這批人與革命黨人在東洋相會,當時宮崎滔天、犬養毅、以及其他熱心支那問題的東洋浪人,皆努力撮合同在東洋的&ldo;興中會&rdo;(孫文)與&ldo;維新派&rdo;(康有為),希望兩黨能攜手一同造反。 戊戌政變直接導致1900年夏維新派與革命黨嘗試合作,趁義和團事件及八國聯軍時發動自立軍起義。此維新起義失敗後,代之而起的是主張推翻滿清,激烈變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後清朝亦畫上句號。
評價
戊戌變法作為近代清政府的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后扼殺了,但也為13年之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一、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和約》後,慈禧太后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
二、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戊戌政變失敗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此條更準確的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