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他們相互敵視,卻又不敢放手大幹,免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種局面維持了數百年,最後還是因為大唐的介入,幫著新羅大破了僵局,新羅藉助大唐之力,一統三國。
在大唐介入之前,三國相互爭鋒,莫不想吞下一方以求壯大自己的同時,又擔心另一方使詐搗鬼。
新羅作為海東三國的老二,焉能沒有一統三國的野心?現在大唐強勢破局,高句麗覆滅在即,新羅亦因受到三國強襲,實力損耗過大,他們已經不指望從大唐口中分一杯羹了。卻不想羅士信當眾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攻取百濟領地。
這實在是天下掉下來的餡餅。
不過金德曼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將目光瞧向了金庾信:金德曼在政治上很有天賦,然終究是女流之輩,軍事之事,一竅不通,一切都依賴金庾信決斷。
金庾信作為新羅王族的一分子,也沒有辜負金德曼的器重,對新羅嘔心瀝血,見金德曼看過來,心底也做著盤算:因為大唐的強勢破局,海東三國的情況已經齊了翻天覆地的變故。
原本是高句麗最強。新羅第二,百濟第三。現在成了百濟最強、高句麗第二、新羅第三……
新羅現在是三國軍事實力中最弱的,畢竟他們一開始就陷入三面合擊的絕境。後來又以一敵二,死守孤城,情況比之高句麗好不到哪裡去。
高句麗好歹還剩一個國都平壤,新羅的國都金城已經讓大和攻占,何瑟羅州只是溟州最大的城市,臨時行宮而已。百濟位於目前因為沒有收到戰亂打擊,反而沒有多少損失,由最弱變成最強。
這個機會,新羅未必啃得下來。
金庾信沉吟再三道:&ldo;大和、百濟分兵撤退。大總管已經為我新羅攬下最強之敵,我新羅還有什麼話說。百濟便由末將對付,不論末將能不能得勝,一定不讓百濟分神協助大和國。&rdo;
&ldo;好魄力!&rdo;羅士信對著金庾信豎起了大拇指,他早已料到這個答案了。百濟軍事實力強不假,但他們有一個致命之處,國中沒有出色的大將。
海東三國人才奇缺,百濟人口稀少,人才更是三國中最少的。高句麗有淵斌之、楊萬春、淵蓋蘇文。新羅也有金庾信這一根獨秀,然百濟卻沒有優秀的統兵大將。所以他們的國家的兵卒作戰能力極為薄弱,能夠安然的立足海東,全靠三國相互制衡以及大和這個爹爹的相助。
金庾信對此絕對比羅士信更加了解。
論及兵力百濟確實勝過新羅。但讓羅士信來猜測勝負,他更加看好金庾信。畢竟日本讓他給拖延住了,百濟的兵力優勢做不到碾壓新羅。這種情況下,一個出色的統帥的價值意義就極為重要的。
果然金庾信不缺乏挑戰的勇氣!
羅士信對金庾信也不吝嗇的表示自己的欣賞。若非知道金庾信對新羅的忠貞,就如三國時期。諸葛亮對蜀漢的忠心一樣,他真想撬新羅牆角了。
&ldo;百濟,交給你們,大和自然由我來對付!&rdo;羅士信豪氣干雲的道:&ldo;任憑大和鬼子如何的詭詐,也擋不住我大唐的虎狼之師。不過我需要你們給我準備一個熟悉地形的人,以方便我行軍。&rdo;
金德曼毫不猶豫的道:&ldo;這個自然。&rdo;
&ldo;還有後勤!&rdo;羅士信道:&ldo;我們行軍過急,大軍並沒有帶多少糧餉。我這六萬兵的糧草調度,也需要你們費心了。&rdo;
金德曼秀眉不由的皺起,卻沒有多少遲疑,咬著牙頷首道:&ldo;大總管放心,所有軍餉調度,我親自操辦,一定準備妥當。&rdo;
羅士信搖頭道:&ldo;王女誤會了,我們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