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章 (续) (第4/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有三个圆状物,中有铁钉突起。

五明和毅毅还怀着崇敬的心情,乘公交车去杜甫草堂参观、学习了一下。

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毅毅说,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公元760年春,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杜甫还写了着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五明看见,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朝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朝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作杜工部。

毅毅说,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长江三峡流落湖北、湘南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杜甫草堂便倾毁不存。

唐朝大历年间(766年11月-779年12月),杜甫草堂的大部分被时任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妻(浣花夫人)任氏族人据为私宅。

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杜甫草堂遗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处”,使之得以保存。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杜甫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明朝末年,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连年的战争,杜甫草堂毁于战火。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朝均对成都杜甫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缮。

中华民国后期,四川地方军阀互相混战,杜甫草堂成为军阀军队马厩和伤病者医疗的病院,这段时期对杜甫草堂的破坏很大,祠宇门窗、亭台水榭均被拆毁,所悬挂楹联匾额损失殆尽,多被官兵取下当柴禾烧了;工部祠内的杜甫塑像遭到风吹雨淋,不得已,草堂寺的僧人给杜甫雕像戴上斗笠。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

毅毅还给五明讲了一个故事,毅毅说,1958年3月,有位诗人利用在成都参加会议的闲暇时间,参观了杜甫草堂。这位诗人一行由原杜甫草堂寺山门进入草堂。他们事先未让人打招呼,进门后,便在庭院内信步游览。他先到“花径”旁的影壁前,面壁伫立良久,被壁上“草堂”两个醒目的大字所吸引。据说,清人周竺君在书写“草堂”二字时,不用笔,而是用手抓大米写成,字体敦厚而遒劲,加之后来用瓷器碎片镶嵌在上面,更显得别致而格外引人注目。这位诗人顺着“花径”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地走着,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佳妻来袭 不凡之城 A股医院 全体起立:向我的七个未婚妻敬礼 随身带着传奇世界 我十世大善你跟我扯三弊五缺? 且以诗酒试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