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4章 试枪(2)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火枪试验不仅让原神机营士兵们吃惊,试验主持人一样吃惊。只不过二者吃惊的角度不同,士兵们吃惊这火枪绝对可以三百尺点名杀敌,穿三层甲也不一定顶得住。

过去用火铳二百尺百中一二,最多只能击穿一层甲,而换成这时试验的火枪六百尺效果还会此好一些。加上这火枪射速快,三百尺距离几乎可以开火二次。

之前敌人差不多在六七百尺距离立阵,推进到三百尺冲锋。有这火枪他们要千尺外列阵,六百尺拚命冲锋,冲到跟前死了不少,没死也气喘吁吁战斗力打五折了。

还有骑兵过去在六七百尺处列阵,稍不留意就冲上来或在二百多尺外掠过抛射,让人干挨打还不了手,让士兵气馁或疲倦而失败。

有这火枪敌军骑兵别想在千尺内列阵,冲近掠阵放箭损失只会比步兵更大。因为箭支杀伤力怎可与可穿透三甲的子弹比,所以在新火枪面前骑兵也不好使了。

千尺处就受到打击让骑兵冲锋也不会流畅,所以看到这时试验的火枪强大这些士兵就知道火器不再是与冷兵器互有优劣的东西,绝对会将冷兵器淘汰出局的。

另外骑兵的好日子虽无法彻底终结,但在战场上用于决定胜负的可能不大了。骑兵欲冲阵的可能性不再了,当然骚扰后勤追亡逐逃,用于快速到达下马作战还是有优势的。

士兵们知道这时试验的火枪一出必将改变战争,淘汰冷兵器等等,主持试验者肯定也知道,他也是火枪研制者之一。

实际上在常洵最早提出火铳改革初步方向为定装子弹、燧发、拉膛线、配刺刀、改良瞄准系统、改进枪托等时参与的工匠自己讨论时认为,所有各项大概改进枪托、改良瞄准系统与拉膛线效果最为有限,甚至是有人认为常洵所有的办法都是好的,唯有拉膛线乃是画蛇添足会弄巧成拙。

只是常洵有决定权众工匠只能按照他的想法研制,最后他所提到的数条要求竟对提高火枪性能都有作用或好处,决定性的作用却是他们最不理解的膛线。

因为其它一切不变膛线就让射程增加一倍多外,子弹也不会在二百尺外已经放飞自我了。而它自由飞翔有杀伤力也已经没什么作用了,有了膛线六百尺也比无膛线二百尺准。

只在枪管内壁刻几条螺旋线就让火铳产生一倍以上提升让参与研制的工匠都恍如梦境,也有人觉得如此简单自己之前怎么没想到。当然还要简单的定装弹之前有人想到,也用了竹管之类分装过但为什么没人用纸分装?

看到在常洵指导下自己研制的火枪如此强悍,那些工匠自傲又自惭。自傲乃是参与了一件将淘汰其它一切兵器的火枪,自惭就是这些改进他们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有的好像很简单呀!

当然他们的''反思''差不多也到此为止,无人认为这款让他们自傲的火枪还只是初级阶段,后面还有广阔的进步空间需要他们的拓展。

接下来常洵让他们去灵山岛进行试生产,对此他们仅认为常洵让他们对研制出来的火枪照样打造而已,与他们之前在工部、在兵仗局干活一样没有区别。

那知常洵对他们的要求却是一切工序尽量用机械完成,如那些零件可以模锻就模锻,因为一切都要标准化,任何零部件都要达到不进行任何修正安装到任何一支火枪上。

仅这个要求就让工匠们傻了眼,好在常洵并不要求马上达到这样的标准,而是攻克一项再进一步用啃骨头。还有先突破再提高效率加边生产边研制标准化生产办法与设备,只是枪管必须马上实现机械化,手工锻打焊接枪管费时、不标准、质量差。

火枪好坏大半在枪管,这方面无法标准化其它零件标准化就意义大打折扣。还有膛线也要机械化加工,新火枪脱胎换骨在于膛线,之前试验的火枪膛线乃首饰匠与玉匠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边境小知县 大乾暴君 逆贼之大明战神 科举吾有青云志 糜汉 神断宋瑞龙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