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饭后在后院抽了几支烟,和同事们吹了会牛皮,回到工位后想打个盹休息一下。似睡非睡的时候,办公室电话通知我参加一个桥梁设计评审会。这座桥梁的设计评审会已经开过多次,过程中总有文史专家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多年前运河改造的时候,文史专家没有参与方案设计和论证工作,结果运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受到了文史专家的炮轰。因此,桥梁设计之初就让文史专家参与进来,公司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也想在桥梁的设计中体现运河文化,使桥梁有鲜明的文化归属。出人意料是文史专家在方案评审会上常常抢班夺权唱主角,结果桥梁设计方案渐渐的从文化元素植入走向全面复古。我本来就对造假的古建筑有抗拒心理,对这些文史专家的观点不敢苟同,但是人微言轻,说了也白说。最终,方案评审会常常变成文史专家发泄不满,狂热宣扬运河文化的战场,好像这座大桥不能体现他们心目中的运河文化就是犯罪。
给文史专家不切实际的想法来一次迎头痛击,已成了我的魔症,不过人微言轻,又找不到一击让专家闭嘴的论据,痛击文史专家就成了只想不练的假把式。不过一部关于火炮历史的专题片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有了痛击文史专家把设计主动权还给设计师的冲动。我觉得专题片上现代人对于火炮的态度完全可以用到运河文化开发和利用上,因为在建造现代火炮时,文史专家参与评审的结果会把现代火炮最终设计成中国历史上的火炮始祖“火铳”。
为了在评审会上找准机会,反驳文史专家不切实际的幻想,把他们的思维从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长河拉回现实。我把一些可能反驳文史专家的要点写到笔记本上,过程中经过大脑的加工,最终形成了一个令自己都有点激动的想法,严格的说我把运河的历史发展比喻成一部无法结尾的电视剧。
不出所料,设计方案在投影仪上一展示,文史专家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出了建议,专家们虽然慷慨陈词,但谁都听得出来这些建议完全出于专家的个人好恶,而不是出于桥梁这一物体基于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运河文化四个字不断冲击着我的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