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章 顽劣少年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吕二伯,吕峰吕彦俩兄弟闻声识人,立马半躬身子称呼二伯好。吕二伯认得李柯,从小就认得,因为李柯老爹当初给吕二伯家打长工时就曾带过年幼的李柯一起去过庄上,但李柯不认识,因为此李柯已非彼李柯了,但李柯还是很有眼色的学着吕家俩兄弟的样子躬身问了二伯好。

因为都是居住在东庄的原因,吕峰吕彦俩兄弟经常遇到吕二伯,所以吕二伯并不以为奇,但李柯因为李姓家族都住在南庄的原因,所以很少有机会遇见吕二伯,因而吕二伯看待李柯的眼神有点好奇,说不出来的异样,李柯浑身不自在,感觉像被大姑娘看透了小心思一样手足无措。

二伯道“李家娃子,你爹有时日没见了,可还好么”?

李柯连忙躬身回答:“我爹好的很,前天还生龙活虎的追着我暴揍呢,谢谢二伯垂问”。

二伯闻言噗嗤一笑:“你爹还是改不了他那耿直的脾气呀,定是你又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他才会如此愤怒呀。你爹打小一个人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你可得学好啊,不要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是的,二伯,小侄记住了”李柯郑重躬身作揖回道。二伯捋了捋他那不算太长也并不稠密的胡须,满意的微微点头,似有转身离去之意。

李柯三人正要喘口气的时候,忽然二伯已转身走出几步的躯干又转过身来带有商量口气的言道:“你们三人要不去观里读书吧”。

二伯说的去观里读书,说的是位于村中央的董老道的道观,董老道是村里最有权威和最受人尊敬的人,村里经常也有人称他为董半仙,他往日惠泽乡邻,更是在观里设有学堂,也不收钱,凡是村里有人家娃子愿意去的都可以去,但时至今日,村里并没有几个人去读书,这倒不是因为没人愿意去的问题,更多的是古老的农耕文明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劳动人力,太小的娃子去了学不了,稍大点的又要开始为家庭充当劳力,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是不会有这个闲工夫去舞文弄墨的,毕竟眼下有口吃的才是最重要的。

二伯是读过书的人,自是知道读书的好处,听村里人说二伯曾经在前隋时还参加过科举,好像还在县里做过什么官,后来见隋朝快灭亡了,便辞官还乡了。后来李渊父子推翻了前隋,世道陷入群雄逐鹿的年代,河北有窦建德,河南有王世充,而太原和关中有李家父子,这种动荡的年代,是拼大刀、拼杀人的年代,读书显然没什么太多的用武之地,而二伯早早辞官还乡也是明智之举,不用去承担什么前朝孤臣的包袱,也不落事二主的恶名。

二伯虽避世多年,但仍不忘劝诫小辈去读书,不忘关心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正因为他知道现在已经是太平盛世,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可靠行径,所以才劝诫几位后生。

吕家兄弟对着二伯这突如其来的劝诫,显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摸着脑袋吱吱呜呜的也不知在嘴里说些什么。李柯也是一头莲雾水,但总要比吕峰吕彦俩兄弟更为机灵一些,毕竟他可是一个活了两辈子的人。

李柯谦卑且含羞的回道:“谢二伯对小侄们的锤炼之心,只是家中活计,实在难以抽身前去安心读书”。

二伯闻言喜道:“好个娃子,我原以为你们天性贪玩,故不好学,今日听你言明,原是为家所计。很好,这样,你们且去安心读书作学问,家里之事自有我来照料”。

说话间李柯的肚子又不争气的“咕咕”起来,二伯闻之又问:“咋了,是不是饿了,家里没有粮食了么”?

三人一起看着二伯委屈的点点头。二伯一声长叹:“这老天爷呀,也不知是不是睡晕了过去了,今年怎会如此荒唐,一滴雨都不下,我们关中大地东西八百里平川可是自古以来的天府之国,当年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靠的就是咱关中的粮草足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 酒厂劳模只想摆烂 重生周隋之际 大秦:我扶苏,弃子成皇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八零:刚出月子又怀上崽了 正德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