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52章 大宝积经第五十二 (第7/7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子。心无所缘无生无起。是心法性而能建立无量善法摄受色相。如是名为善根积集。又舍利子。心无所因亦无所生。是心法性而能摄受觉分法因。是则名为善根积集。又舍利子。心性远离六种境界。亦不生起。是心法性而能引发菩提境界因所生心。是则名为善根积集。舍利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于一切心随心观察修习念住。

复次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又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于一切心住随心观。为求证得胜神通故。系缚其心修学通智。得神通已。但以一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体宣说诸法。舍利子。如是住随心观。菩萨摩诃萨。以大悲力制御其心。成熟众生而无厌倦由是菩萨住随心观故。不为心尽不为心灭安住于心。但为令心远离生死相续结缚。而安住心。又复以诸心念智力。安住诸法无生无起正决定性。而不退堕二乘地中。又以是力持心相续。乃至成满一切佛法。一刹那心相应妙慧。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心随心观察修习念住。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云何于法随法观察修习念住。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以圣慧眼观见诸法。乃至坐于道场。于其中间无有迷失。是菩萨于一切法住随法观。不见少法。远离于空。远离无相。远离无愿。远离无生。远离无起。及以远离无加行者。又重观察不见少法远离缘起。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随法观故。不观于法及以非法。此中何者以定为法。谓无我义是名法义。无有情义无命者义。无数取趣义。如是等义是名为法。复以何等为非法义所谓我见。有情见。命者见。数取趣见。断见常见。有见无有见。如是等见是名非法。又舍利子。举要而言。一切诸法或名为法。或名非法。何以故。若能了知如是诸法皆空无相及以无愿。即一切法并名为法。若有计着我及我所诸见随眠。即一切法并名非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住随法观已。不见一法而非佛法。而非是佛。而非是道而非解脱而非出离者。是菩萨摩诃萨。了知诸法皆出离已。又复获得无障大悲。观诸众生所有烦恼。皆从虚假妄想而生。知诸烦恼体性自离。何以故。是诸烦恼等趣了义。无少烦恼可积可集。如是随觉即是菩提。烦恼之性即菩提性。菩萨如是虽安住念而无所住。非忆非忘。而能了知念所安住。何以故。所安住念即名法界。若住法界即住有情界。若住有情界即住虚空界。由如是故。说此诸法与虚空等。舍利子。如是住随法观。菩萨摩诃萨依趣佛法故。信解诸法即是佛法。虽复发起如是尽智。而于无为尽灭之法能不作证。虽复发起无生之智。愍诸含识而现受生。又不舍离无生实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于诸法中安住念故。遍能摄受二乘诸法。虽于一切假立诸法安住于念。而此正念无散无失。乃至后际于一切法。随法观察修习念住。能以无量言说所说不平等境。平等趣入一切佛法。能令一切众生心喜。能摧一切坚固魔军。因是证得自然大智。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于一切法随法观察修习念住。是则名为四种念住善巧之法。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得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当修习念住善巧。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女学霸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想复婚,没门 她有好孕系统,绝嗣男主不要慌 傲剑狂魔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青山深处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