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人海戰術是一種典型的體力型戰術,用血肉之軀去抵擋鋼鐵戰車,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漠視。任何軍隊都不應指望在技術上以劣勝優,在數量上以少勝多,在整體上以弱勝強。戰史上的確不乏以弱勝強的戰例,但是以弱勝強的戰例和以強勝弱的戰例之比是1:100。也就是說,以弱勝強的獲勝機率只有1。在技術上處於劣勢,在數量上處於優勢的一方就會採用以量勝優的戰術,用鮮血和犧牲換取戰爭的勝利。在技術上處於劣勢,在數量上也處於劣勢的一方就只能靠敵人的重大錯誤獲得勝利,如果敵人不犯重大錯誤,那麼必敗無疑。
在戰爭中,以優勝劣、以多勝少、以強勝弱、以十擊一才是硬道理。因此,科研人員嘔心瀝血,指揮人員廢寢忘食才是硬道理。士兵流盡鮮血永遠都是悲壯和慘烈。在軍費開支上,科學技術研究占30,戰略戰術研究占10,武器裝備和士兵訓練占60比較合理。事實上武器裝備和士兵訓練往往占到80,科學技術研究僅占20,戰略戰術研究則花費很少。美軍的戰鬥力70靠科學技術。對科學技術過度依賴,一旦技術不再領先將面臨滅頂之災。
己方剩餘戰鬥力=(己方科學技術水平‐敵方科學技術水平)x(己方戰略戰術水平‐敵方戰略戰術水平)x(己方訓練水平‐敵方訓練水平)。如果水平相當則以1計算而不能以零計算。如果為負數就以其絕對值的倒數計算。在量化計算時,只能使用整數不能使用小數。
例如:
甲方剩餘戰鬥力=(10-10)x(10-15)x(12-10)=1x02x2=04
乙方剩餘戰鬥力=(10-10)x(15-10)x(10-12)=1x5x05=25
甲方戰鬥力:乙方戰鬥力=10x10x12:10x15x10=4:5
戰鬥力比值和剩餘戰鬥力是衡量雙方戰鬥力的兩個指標。如果只看戰鬥力比值4:5,則乙方好像勝券在握,但是再看看剩餘戰鬥力,就會發現其實雙方實力相當,勝負在毫釐之間。如果美軍技術不再領先,戰略戰術和訓練都弱於對方,那麼美軍幾乎不可能取得勝利。因此,科學技術、戰略戰術和訓練不可偏廢,不能過度依賴某一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阿登反擊戰:最後一搏
1944年11月28日,加拿大軍隊攻克比利時的安特衛普,使盟軍得以繼續向德國最後的天然屏障萊茵河挺進。因為,&ldo;市場花園&rdo;行動之後,盟軍在西線的進攻沉寂下來了。
在德國,幾年來的勝利氣氛開始逐漸轉化為驚恐和畏懼。整個德國特別是工業區籠罩在轟炸之下,人們習慣於迅速撤進防空洞,然後在廢墟中又重新找回街道和房屋。希特勒認為,要是不行動就會帶來整個帝國完全的毀滅,他決定孤注一擲,傾盡全力向盟軍發動一次強大的攻勢。希特勒將這次反擊作戰的地點,選擇在盧森堡、比利時與德國交界的阿登山區。阿登山區的盟軍防守比較薄弱。但是阿登山區森林茂密,丘陵起伏,不適宜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作戰。德國人對阿登山區非常熟悉,4年前希特勒正是從阿登山區發起了閃擊作戰,突破了法國的防線,進而導致了整個盟國西線的總崩潰。希特勒選擇阿登作為反擊點,有重溫舊夢之意。
希特勒集結了2500輛坦克和重炮,28個師,其中有9個裝甲師,此外還有6個後備師。這些士兵都是從東線戰場上下來的有經驗的老兵。阿登地區是盟軍前線的最遠處,只有美軍的4個步兵師防守。美國大兵認為阿登是個休息的地區,他們盡情娛樂,等待被調往別處。
在阿登戰役打響的幾天前,德軍秘密實施了特種作戰計劃‐‐&ldo;格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