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2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那臘勃底西都王為人忠誠,信守君王十規。自弒兄自立後,即按照太祖阿奴律陀的方式,在后妃們的陪伴下率四軍巡遊全緬東西南北各地。在各地大力興修堤堰塘渠。回到京都蒲甘後,用頂加奈大船船首緬桂木艙門製成9尊佛像。為了造福眾生並使佛教長存五千年,在9座城鎮中造9座佛窟供奉;9座城鎮是:格禮、明欽、美都、西博達亞、堅尼亞、鄂辛古、牟措博、色蒙、實皆。此外,將制9尊佛像時鑿下的木屑等摻上樹脂灰泥粘成另一尊佛像安放在阿敏鎮供奉。

從王兄輕易地被刺一事得到啟示,設置龐大的禁衛隊。禁衛隊分內外兩隊,在宮殿周圍層層設防戒備森嚴,據說連一隻雞也難以混入。在王宮四周設珍寶、金銀、糧秣倉庫,司庫錄事負責庫內物資清點登記,全年都有明細帳目,一日不缺。為登記、核實、保管全國繳納的貢稅,其中包括金、銀、寶石、琥珀、白銅、紅銅、鉛、鐵、綢緞、花毯、絲織品、麝香、象、馬等項稅款,設司庫錄事600名。據說全年忙碌不停。禁衛、馬夫、象夫等每人月俸稻穀50籮 注 ,每年供其本人及妻子衣服各一套。管帶等每月發俸稻穀100籮及各式衣服。此外還有其他多種封賞。

王採取上述措施,既有利於國王本人,也有利於全體人民。為了得到涅槃道果,王建一功德事業‐‐一座有兩層的佛窟,稱之為蘇拉馬尼。後又建一有螺旋樓梯的兩層佛窟,名為高道巴林。此外,在德馬梯地區建一座五面佛塔,取名德馬亞濟加。塔中安放五尊純銅佛像。王資助供奉住在京都周圍精通巴利文經典的高僧,並請他們傳授經書。

當年,錫蘭島底里僧伽菩提勃耶加馬巴胡王在位,清除佛教中之污濁。6年後,即緬歷542年(公元1180年)那臘勃底西都王之國師歐德拉濟瓦長老率弟子僧伽多人進錫蘭朝覲大寺。弟子中有一名勃生薩巴達村年僅20歲的沙彌。

歐德拉濟瓦長老的來歷是:佛陀涅槃後236年須那和郁多羅長老在羅摩迎國岱格拉城金地地區開始建立佛教。在這個僧團中有一位住在直通名叫比亞納達底的長老,他修身養性,獲得禪定。每日清晨去摩訶菩提處灑掃,返回直通後再去化齋。比亞納達底有一弟子即達光城的信摩訶加拉長老。信摩訶加拉長老有弟子信阿里亞溫達長老。而那臘勃底西都王之國師歐德拉濟瓦長老即信阿里亞溫達之高徒。歐德拉濟瓦長老與薩巴達沙彌及其他僧徒來到錫蘭島後,與錫蘭島上長老高僧們交流佛法,追溯宗系。發現錫蘭島上的高僧們自古以來一直屬於摩曬陀長老宗系。而歐德拉長老則屬於須那和郁多羅長老一宗。遂命薩巴達沙彌受戒升為和尚留在錫蘭島學習經藏,不再隨師父返回南贍部洲 注 。歐德拉濟瓦長老率僧眾返回南贍部洲後,後人稱其為第一赴錫蘭求法者。

薩巴達留住錫蘭整整10年學習巴利文經釋和三藏經,學成後準備返回蒲甘。心想:如我一人返回,我師若不在蒲甘,只得與蒲甘的緬甸僧人們一起做佛事了。為了厲行在錫蘭所學佛教戒律,約齊五位僧伽一起返回為好。於是他約了精通巴利文經釋、註疏住在德馬壘達村的信底瓦利、甘菩遮王子信達馬棱達、根西布拉城的信阿難陀、錫蘭島的信羅睺羅等四人,與他們一起共五人乘船來到南島。

緬歷548年(公元1186年)時,那臘勃底西都王食指生瘭疽,疼痛難忍,整整三個月不能安寢。韋路瓦底去世。國內發生強烈地震,佛塔、佛窟、寺廟倒塌甚多。國王謀臣瓦濟亞菩提亡故。

緬歷553年(公元1191年)薩巴達等乘船自錫蘭島來到勃生。當時夏安居期將臨,富紳們在勃生南建起一座帶圍牆的廟宇供薩巴達等僧坐夏。該地因而得名錫蘭歸來島,一直流傳至今。安居期滿,進行自恣 注 ,後啟程赴蒲甘。這五位僧人被稱為第二赴錫蘭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籠中記 帝闕韶華 先祖請出洞 專寵 今天依舊沒有吃藥的水神大人 晚唐浮生 甜系貓咪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