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四章 三年恢复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补充军需

南方海岛地带虽然不适宜产马,不过马匹为军国之需,必须储备。宁海军的马匹都是由杨筱婷购自北方,然后在北武岛、虎岩岛适应放养一段时间后,逐步再南下到宁光岛、飞扬岛等地,以适应南方的潮湿气候。

造船购买船只

要渡海远征和经营贸易,没有船只是不可能的。光靠海岛的资源、人口是不可能支撑造船事宜。故而从沿海地带购买有关木料,器械制造各种大小船只和运输船。主要是战船、海船和运输船。

道路、筑城、码头等事宜

在原有基础上,飞扬岛的道路、码头、筑城事宜进一步发展起来了。居民和军队的房屋,官署的筑城也都得到了改善。而北武岛、虎岩岛也逐渐发展起来。宁光岛是重点建设,在流民军支持和便利的条件下,宁光岛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划定赋税标准

在之前的建设征战中,流民军一切都是为了军需,所以一切都保障军需军用。这三年里相对太平,而且为了建设,军需开销相对缩小。而且将居民耕种土地所收货的粮食等物资按比例分成。居民耕种等所得取十分之二交税,入库存储;留足十分之三存储,以备万一。其余可以自由支配。这样,居民的积极性相对得以提高。

南下夺取要塞岛屿

重点夺取的岛屿是海山洲外围的浮山岛、九山岛和金龙岛等地。浮山岛、九山岛防御薄弱,基本属于无人岛。定隆八年三月,崔子建分别派两千人夺取浮山岛,然后派兵一千夺取九山岛。金龙岛位置最重要,有一定朝廷兵力驻守。崔子建以马文慧都督府名义为由,进驻了金龙岛。夺取这三个岛屿后,崔子建在三岛大建仓库,储备各种军需和生活物资,以备将来出征时得以就近补给。

加紧整训军队

在乱世,军队是根本,而有战斗力的军队更是根本。马文慧集团目前有数十万人,收入有限,无法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在这三年里,宁海军的常备军只有六千人,马文慧直辖中军一千五百人,崔子建统领前军一千人,杜航统领后军一千人,张璇强统领左军一千人,张利海统领右军一千人。另有五百人的卫队则由刘婷娜直辖。这六千人的常备军装备精良,大多是当年马文慧、崔子建的旧部遗留和居民中之死士组成。全部重甲,并装备有弓弩、火器,战船,且都是海陆战都精通的精锐。

常备军虽然不多,但是后备的兵员却不下数万。这些人平时耕作打渔,一有时机就进行训练,并随时参加各种作战,战斗力虽不及常备军,却也颇为善战,尤其是海战。而海战是宁海军生存之根本。

打探各种情报

从定隆七年夏到十年夏的三年里,马文慧、崔子建分批派了数千人次的人去海山洲进行侦察渗透。目的是了解进入海山洲的航路和天气,然后进入海山洲去探听各地的风俗民情,以及了解海山洲的自然环境和关山险要。这些人在完成任务后,不少将情报画成图或记录下来,送了回来。而有的人则奉命留了下来,作为卧底继续留在了海山洲。

通过不间断的侦察情报来源显示,海山洲方圆千里,地形是南北长而东西窄。西部多平原,东部多山地。东部山地占的面积更大一些,不过土着人口大多集中于西部地带,东部山地也有不少人口,但相对比较分散。西部平原主要是两大土着部族,一为毗舍耶,二为谈马颜部。在海山洲东面、东北面还有一些零星的岛屿,但生存环境更恶劣,且面积更小,无足轻重。而西面距离金龙岛之间有一群岛,名曰大海山群岛,主岛是宁西岛,适合居住。是由陆地进入海山洲的必经之路。而在海山洲,当时土着居民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平原和西南沿海地带。西南沿海地带是主要区域,并建有一定的城防设施。

秘密搜寻打造府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五剑首刘备 综影视穿越与凤行开局签到屠神弩 一夕错情:鬼王的冥婚新娘 一句心声,让名柯大神们都慌了 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三国:姜伯约狂飙蜀运 我帮秦始皇修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