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六章 机会与挑战 (第1/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定隆十二年秋八月二十日早,急报报到了都督府,是由原会安府知府如今已经升为副相的孔凌海所转发过来的。

大意是狄羯部与七月突然大举南下,大江防线基本崩溃,朝廷急招各地人马增援,孔凌海想起了马文慧,让他立刻率军前往行在增援,并特别说到朝廷已经同意,还表示将会对他委以重任。

话说自宁光岛之战后,马文慧等与孔凌海虽再未谋面过,但应有的孝敬年年不落,孔凌海贪财却也办事,属于务实能干拿钱办事的官员,对马文慧流民军一直是有不少帮助的,而孔凌海地方上也颇多建树,也由知府很快越级提升为一路安抚使,并入阁成为副相,同知枢密院事务。

当日下午,马文慧等高层在都督府议事,马文慧将急报交予众人看后,请各人发表意见。

张璇强:“朝廷有难且有令,自当奉命而行,不过我部如今兵力最多不过五万,实际能够参战的只有两万多,去了也没有实际作用。即便朝廷拨给新的兵马,能够抵御凶悍的狄羯铁骑吗,很难。不过参战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锻炼军队,趁机在内陆募兵筹饷。”

崔子建:“参战是必须的,不过我部兵力有限,粮草后勤不足,有支援的话会好一些,依托南方水网和丘陵山岳地带,也可以周旋一定时间。”

张利海:“朝廷有难自要遵循,但是朝廷的诚意有多少,地方官对我们的诚意又有多少啊,不会有什么变动吗。”

杨筱婷:“后方保障确实是个大问题,朝廷诚意也是个问题,必须有万一的准备。”

刘婷娜:“各位说的都有理,但我认为还是必须去的,也要做好可能的准备。我们现有的地盘必须确保,要借此让朝廷承认我们的地位,同时谋求新的地盘,让朝廷对我们即便有疑心也没有办法。”

常丽玲:“我们肯定是要去的,朝廷内陆不保,我们坐守荒岛,势必唇亡齿寒。不如以进为退以攻为守。”

马文慧听了大家的基本意见后,说:“大家之言俱善,必须做好各种可能的应变准备。依我看,朝廷诓骗我们的可能基本不存在,如果诓骗早就诓骗了,何必现在呢。因此我们必须去,对此大家基本无疑义。去了后,还得靠孔凌海这个副相,请他为我们疏通。我希望能通过打点他获得更高的职权,最好能获得沿海区域的节制之权,次之是获得闽海路的权力,最差也要将海山洲改造,获得与内陆同等待遇。如果出现朝廷不保的局面,可以请天子逐步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带,当然弊端是不小的。至于作战,肯定是打不赢的,但获取个别胜利还是可能的,退一步讲以攻为守,争取将闽浙两路的人员物资等迁移到海山洲,以为我们增加人口和技术。”

众人听了马文慧的意见后,深以为然,而刘婷娜则感觉此事马文慧怕是早就思虑好了,却事前并没有和任何人包括她商量,完全是自己独断专行。马文慧随即宣布:

张璇强、刘婷娜留守海山洲,继续各项建设筹备军需,对其余土着仍然抚民以静,安抚为主;

从海山洲现有军队中抽出一万人,立即准备开赴宁光岛;

昌海州各地的岛屿酌量各抽千人不等兵马开赴宁光岛;

杜航由飞扬岛赶赴行在,与孔凌海协商有关事宜;

杜航离任后,飞扬岛等地事务由徐娜、马心文等代理;

马文慧、崔子建、张利海、杨筱婷、常丽玲、李新宇等立即准备赶赴内陆然后直奔行在。

马文慧的决定坚决,众人也就开始执行。当晚,刘婷娜在为马文慧的出征准备,收拾停当后,对他说:“你真的要去吗?”

马文慧:“是的,我也很想去,想重新踏入内陆土地。”

刘婷娜:“那你不能带我去吗,你为什么不和我商量就这么决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这鱼钩我不敢用 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开局就带唐太宗造反 寒门仕子 大秦潮公子 不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