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4章 布置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及驴子可靠,只是一下搞到太多驴子也不容易。但就算是用人力现在加上梳棉与制作棉条,工效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不过在大员纺纱工收入为这大明妇女三倍左右,实际上人工费与之相比只是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之间,这已经有颠覆性提高。

何况这时技术使用水力或蒸汽机动力在机械设备上不存在大问题,生产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人人多一件衣服的目标只剩下棉花产量了。

常洵再检查自己这里纺纱机生产的棉纱与普通人手摇纺纱比较一下,大概可以提高六七支左右。所谓支乃是同样一厘米可以排多少根棉纱,数值大棉纱就细,织成的布细密。

后世普通的也在六十支以上,这时普通人手工棉纱只有二十支左右,棉纱还粗细不均匀所以织出的布很粗糙。相比之下新式纺纱机械因为将棉花梳顺,从棉条抽出时均匀纱也均匀,织布质量提高不少棉花用量反而减少一些。

不过这方面可以提高幅度不大,常洵让人筛选与寻找长绒细棉花种子目前为止成效还不大。不过这方面迟早会成功,到那时棉纱达到四五十支也不成问题,不让英伦人用棉纺织工业满世界赚钱。

不过英伦人棉纺主要在南亚殖民地,本土靠毛纺。毛纺方面常洵也让人研究,原材料有兔毛、棉羊毛、山羊绒。到这时粗细毛线能够生产出来可是销路还不好,主要是打毛衣技术不会,针织机研制还远未成功。

粗细羊毛纱也是研制成功了,粗羊毛纱乃棉羊毛纺织成的,纺织成粗呢虽说很好可是穷人宁肯穿棉袄,富人还是选皮毛让人接受一方面要引进细绒棉羊,另一方面还要让人习惯。

不过以后大明军人冬季军服只要允许可以用呢料,呢料挺拔有军人气质也御寒。工业企业也可以用作制服,甚至是官员也一样可以制作制服。

当然朱元璋那套传承于元的''衣冠禽兽''补子常洵会予废除了,同时那那长袍也会改成中长式。只是时机还不成熟,时机成熟他会推动自己手下中长官服的。当然官员呢料必须细呢了,所以细绒棉羊必须引进,毛纺技术此时还要努力提高。

毛纺如此山羊绒却不大合适制作外衣料,这时针织技术不行织成绒布为冬衣内衬开始受到欢迎,不过那属于奢侈品,产品、市场都才开始。

除了这些常洵还关注拉丝设备进展,随着水泥应用那钢筋混凝土还缺钢筋。此时建造的五层楼房及在建桥梁都是人工在锻打钢筋,如此代价之大让常洵觉得吃惊。

后世钢筋也就是比普通大米贵一点,这时钢材就是十多倍大米,再铁匠锻打几乎再加价好几成。不过钢材价格自己生产可以降低到大米三倍左右,这钢筋靠铁匠锻打也不成。

一方面质量不均匀,还有代价太大。那怎么办?办法就是将钢材加热或不加热,在一个个圆形模具里拉一次,每一次模具直径小一点,多次拉拔就达到需要的粗细了。

如果不够就多拔几次,只是多拔会变硬需要加热再拔。后世钢筋、电线都是这样拔出来的,只是道理如此要做到不容易,可这时水泥有了钢筋拔丝机常洵肯定催着研制出来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新岳飞传奇 西厢记之撼起钟声动 三国:越世霸主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蜀汉之我是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