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有了这样的战场优势,己方就可以有效地对“坦克陷阱”实施破坏的敌方士兵予以杀伤,打击那些穿越了“坦克陷阱”继续向己方发动攻势的敌方步兵。
而这个与第一道防线相距五十米左右的距离所建立的防线,就是以机枪阵地为主要防御力量的第二道防线了。
这也是廖越星指令部队梯次建立的三道防线中,一道最能充分发挥己方对来犯之敌保持火力压制优势,可以对敌方机动有生力量进行大量歼灭的防线。
所以,为了保障机枪阵地在战场上能够有较长的存活时间,散布于其中的可以移动的坦克装甲车辆,就能起到为机枪阵地提供更多角度的火力支援,形成高低空间的火力搭配的重要作用。
有了这样的布置,第二道防线完全消除了机枪阵地因自身防御范围会受到广角不足的限制而存在的射界死角问题,不致于在防线上出现致命的漏洞。
这些坦克装甲车辆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可以依据战场形势,灵活转移作战位置,适时地对敌进行前出攻击,对那些处在防线较远位置处的敌方的步兵、装甲车辆和坦克,尚未对防线构成实质威胁的时候,就可以先敌进行远程的炮火打击与覆盖,有力地减轻负载在第一和第二道防线上的防御压力。
为了加强己方在对敌防御上,尤其是在打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上存在的火力不足的问题,廖越星派出数个战斗小组对敌人遗留在战场上还未来得及撤走的88反坦克炮进行收集,充作己方m1 5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的火力补充。
这就是对敌的第三道防线,主要负责打击敌方进攻时所使用的重要作战单位,即那些令人为之憎恨的有着强大冲击及火力攻击能力的坦克装甲车辆。
为加强对这些战争机器的打击力度,廖越星给每一门反坦克炮都配属了两个迫击炮班做为火力支援力量。
这样就能针对可以凭借自身的高度机动性,通过平原地带向己方的防御阵地发起进攻,利用一些坡地的地形掩护或是躲在建筑物的后面,对己方阵地实施炮火攻击的敌方的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和迫击炮班组,展开以直瞄火力为主要打击手段,以高角度曲射火力为辅助打击手段的立体防御,有效地遏制敌方的攻势。
只要防御措施处置得当,三道防线互为补充支援,那么在平原地区作战的优势就一定会在防守的一方。
攻守双方在僵持到一定时间时,全部作战力量暴露在守方防御阵地前的攻方,最终会因承担不起巨大的消耗,避免全军覆没而选择撤退以保留实力。
此时距己方一举摧毁敌方的时刻,也就不远了。
如果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廖越星所建立起来的三道防线,就会发现除第一道防线因处于首当其冲的对敌防御的位置,可以独立去进行看待外,其实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基本是被重合叠加部署的,两者之间在防御范围和对象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将这两道防线视作一道防线,其实也是完全可以的。
而廖越星将两道防线杂糅混合在一起的做法,明显是有着深意在其中的。
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设防,面对着又是可能从任何一个方向上,会出现的敌方装甲集群所发起的攻势,不着重加强己方防御力量的积极主动性,一定会是个致命错误的。
所以,深知己方的生命安全线就是在距离指挥部两百米处的廖越星,必然会将自己大部分的兵力部署在这里,以保证此处的防守不容有失。
而本可以合并为一道的防线,却宁可分开设为两道,就是在有意地弱化此处的重要性,避免给士兵们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士兵们在看待同一事物时,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自己相比,一定会有着不小差距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