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2章 伊人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力足以支撑。但她是独生女,父母舍不得独女远游,特别是小尹妈,自己就深知离乡之苦,不愿女儿重走自己的路。妈妈虽未明言,但小尹聪慧慧心,还是选择回乡择业。而选择回来又有一种新的尴尬。

文宁虽是经济强县,但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比重过高,青年人就业无非三种途径:一是“衙”,也就是各种机关单位,其中又分吃皇粮的“金饭碗”,吃财政的行政编事业编,吃官粮的“铁饭碗”,单位自收自支的合同制和临时工;二是“厂”,也就是各种铁厂、铁矿、煤坑、灰窑,当一个每天衣襟裤角上沾带各种基础原材料的产业工人;三是“店”,也就是各种商店门店饭店,开店创业或者到店上班。小尹名牌大学毕业,好像天然屏蔽了“厂”和“店”,只能进“衙”才算内不负家负我、外经得住众声议论。

但又有一个问题是,小尹爸作为一个有职无权的副局长,只有虚名、徒具空壳,“办工作”的软硬实力和内外条件,均不具备。以前形势不紧、套路很多,文宁县的富商巨贾、大小老板,外表看起来正在摆脱土包子的形象而向现代商人转变,但骨子里还是流了几千年的“官本位”血液,就像是晋商一样,创业奋斗之主要目的就是能把孩子送进体制而不必再经商,由于这一群体基数庞大、诉求赤裸、手段丰富,直接抬高了文宁县“办工作”的市场价格,致使各种富二代们充斥各种机关衙门,与各种官二代们交相辉映,映得文宁天空光彩夺目、群星满天。

文宁人讽刺年轻人没有工作,都说“在家坐着”。小尹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爸爸是副局长也不好使”“上大学回来照样找不到工作”的众声喧哗中,在家坐了半年,终于天无绝人之路,恰逢文宁县西部山区乡镇招录一批公务员,小尹全力备考、一试即中,以笔试面试第一名成绩录取到楚鹿乡政府,小尹爸为此喜得专门摆桌庆贺。

上了班,小尹才听说:西部乡镇之所以招录公务员,是因为实在是山区贫苦,不要说“人才”流失,就是“人”也很难留住,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考到外地或者调回城里,导致乡里人员严重短缺,影响了工作开展,不得不招;这次招录之所以相对公平公正,是因为西部山区实在是没什么吸引力,丝毫提不起大部分非富即贵的大人们为儿女们进行“操盘运作”的兴趣。

上了班,小尹才发现:乡镇和自己念的那所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人文学院有异曲同工之处——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作为基层的行政机构、基本的经济单元,“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乡镇,什么人都得遇、什么事都得经、什么活都得干。对上,县里每个领导、每个部门都惹不起,都能给乡镇派活,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事小情都没跑,小尹总结了乡镇工作的三层境界,曾经记录在笔记本里,笔法老气横秋地像曾文正公一样:一是“受累受忙”而不计,二是“受苦受罪”而不怨,三是“受骂受气”而不怒;对下,很多深具“基层智慧”的乡民,以寄生吸附为业,以讹住公家为荣,小尹不谙“升米恩、斗米怨”的处世哲学,一次可怜一个光棍汉,好心给争取了点补助;给了钱,又让帮着修缮房屋;修了房,又让帮着找工作,争取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公益性岗位,结果光棍汉嫌“五尺大汉扫大街”丢人现眼,又联系了一个山货加工厂门岗才勉强去了;找了活,又让帮着找个老伴,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其实是实在找不到愿意的,光棍汉就隔三差五到乡政府门前哭天抢地、喊闹诉苦,埋怨“党和政府不管弱势群体”“乡里干部光许承诺不办实事”,闹得小尹苦不堪言,交足学费。

上了班,小尹才后悔:现实和理想相距如云泥,自己的选择——或者说是家里的选择,并不是小尹想过的生活,但不这样过,又能怎样过呢?不要说在山区乡镇,就是在文宁县城,所能提供的最理想的生活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民:我有九十九种生活技能 邻家雪姨 神医奶爸在都市 盛妆山河 僵尸围城之无敌总裁 医界天骄 演员人生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