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1章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组建一批人手专职放牧,咱们那些大牲口可不能饿到,这地方草场多的是。

“第二,你在招一批耕地能手让这些人专门耕地。

第三,每户出一人干活,或者放牧,耕地,种地,要么上山木头,至于其他人你看着安排,你跟他们说明,以后地里出产粮食除了留有出兵自用之外,其他粮食全都按照人口出工分配。

第三,把铁匠,木匠,郎中集中起来,各自安排活计,如果需要银钱你跟我说,我尽量想办法满足。

刘平安相信,在不缴纳田税情况下可能有人挨饿,虽然第一年开垦荒地产量不高,但以后老百姓一定不会缺少粮食。

休息了几天的百姓终于活了过来,这一个多月他们跟行尸走肉没有区别,安定下来之后,按照张秀才的吩咐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

期间黄辉也从张掖县拉回来几车兵器,弓弩,朝廷真的很重视迁移过来的百姓,更应该说重视河西走廊的防卫,兵器,弓弩几乎都是全新的,只因为是户所军没有盔甲,装备明显可以看出来是从内地运输过来的,另外还有二千两银子练兵钱。

张掖参将丁家山特意让黄辉带话过来,如有任何练兵的要求尽管说,他全都会给予满足。刘平安不知道的是参将丁家山听到他辖内直接住进二千二百户差点笑出声,这么多人至少可以组成一个千总的人马,对于防御张掖城大有用处。

别看他是一个驻防参将,但整个张掖县只有八千户,去掉三边总督直属大营招募的人之外,他手下能带得兵只有区区三千人,不是每一户都有人当兵。

刘平安却不这么认为,二千两练兵费用明显不是朝廷出的,朝廷也不会给这笔军费,明显参将丁家山为了笼络他私下给他的。

他虽然是千户,但在甘肃镇更应该说是一个千总,你能带多少兵马,那要看你的千户所有多少人。

大周危机四伏,刘平安一点不敢松懈,他让黄辉和从张掖跟过来的十几个边军,只要时间允许,按照每户出一兵的原则开始练兵。

刘平安也不是个自私的人,他亲自写信给张掖县的参将丁家山,让其至少派过来至少十个百夫长来他这里带兵,刘平安有自知之明,他们这些山西来的百姓根本不懂排兵布阵,一旦跟敌军接触有可能一触即溃,贪权有可能害了所有人。

丁家山大喜过望,他没想到刘平安如此开明,当即下令从军中抽调精锐,其中包括他一个族弟前往刘平安的千户所带兵,家属你也得跟着去,这就是甘肃千户所的规矩,这十几个人当然愿意去,去了刘平安那里至少升官一级,傻子才不去。

刘平安不懂练兵,甚至不懂带兵,虽然他现在没事看看兵法,但也就是个赵括,没啥大用,他要是领军出征乱出主意真有可能让自己的千户所全进覆灭。

平山千户所,这就刘平安千户所的名字,因为他们住的地方河对岸有一个叫平山的大山,所以张秀才就给起了个名字,平山千户所。

此时军营一处营房气氛有且紧张,刘平安一般不会过来,下面练兵他也不会参与,但以后出兵打仗总归需要带兵者,黄辉曾经是边军伍长,又费心费力组建乡军,所以千户所两千兵丁刘平安让他任把总带领八百人。

这就需要另外一个把总,刘平安的意思是让张掖县过来的边军自己内部商量一下选一个,他实在不了解这些人秉性和带兵能力,就交给了他们自己,谁能服众谁就当把总。

这就让刚刚过来升了好几级的众人大眼瞪小眼,那眼神跟狼似的个个兴奋不已,八百人的把总,我的妈呀,这升官速度。

十几个人折腾一天谁都不服谁,最后甚至闹到了张掖参将丁家山那里,丁家山不敢怠慢赶紧把族弟丁家峰找回来问询到底咋回事?

丁家山从族弟处得知刘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孤女难宠,七殿下想娶妻 炮灰嫡女重生后,她被全皇室团宠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崩坏之极恶救赎 梁臣美景夜公子 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