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一百零三章 安治地方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过,之所以没出什么大乱子,大半靠的是殷左禅的出谋划策,商榷的的实际践行落实措施。

可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光会行兵法之事肯定不行,管治地方的能力同样不可缺失,总不能什么事都交给别人,依靠别人。

作为一个熟知政策的现代人,杨开当然懂得民政的重要性。民无以遂其生,则亡国有日矣,当朝统治者就已经给了他一个真实的教训。

若是拿兵器来做比喻,军队好比枪头,地方就是枪杆。枪头钝了,可以磨;枪杆一断,枪头再利,也难有大用。

一宿没睡好,翻来覆去折腾,考虑这个问题。杨开下定决心,不懂,就学。一军之主,无须事事躬亲,不求样样精通,但必须都要有所了解。

各城的普查一一送回。岳州府洞庭湖以东,江陵人口较多,三万余口;临湘少一点,两万上下;京山、景陵、位置偏远,人口不多,加在一起,不到三万。

他们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来了,作为并非明廷正统的流贼,该怎么去同时管治各个城池中的百姓?

商榷在其位,谋其政。

明廷管理地方的那一套,他熟悉得很,当初在信阳时,他起草的那一份纲要,杨开还一直让亲兵在在身边,上面写道:

“占城,首先需重新核定户籍,编制坊里、保甲。一则落实人口,便于管理,二则保甲之间互相担保,一户有罪,一保同罚,甲生、里长监管不力,同罪处之。提前报官者,免其罪过,可加功赏。如此一来,地方上也有耳目灵通之利。”

叫来殷左禅商议,他颔首同意,补充道:“里长、甲生,尽量选当地最为响应我军起义的人家,或者受征入伍后有所建功的人家担任,不足的部分,再去考虑当地的乡绅、生员。”必要的阶级分化,防止自成势力还是需要的。

杨开忽然想到,历次战斗,军中伤者甚多,致有致残,平时常思如何安置,眼下正是个大好的机会,询问殷左禅意见。

他道:“军中残至难以再从军者,去其军籍、赐其婚姻、放其恢复民籍、回归家乡,或稍加调配。送三府中的县城落户安置,可任里长、甲生。人赏银十两,赐地十亩。”

殷左禅道:“只赏赐权、钱、田,小人以为还不够令军中士卒眼红羡慕,俗话说,三亩耕地两头牛,婆姨孩子热炕头,再以官军女子,民生所求不过如此。

还需要将军交代各城守将、管治之人,凡女子嫁残卒者,给其母家诸事方便,优礼之,厚待之,另眼相看。在城邦中,大摆宴席,疏导引诱、潜移默化,方为上策。”

这也是一种笼络军心的方法。前面试用下来情况不错,就眼前来看,可以开始实施,非得长期施行。杨开点了点头:“就这么办。”

坊里、保甲编制写入纲要,地方官的委派问题随之而来。带上德安大小城池六座,少则二三十万人口。邓方、赵虎、韩彬、曹莽、梁广等人,行军打仗个个好手,处理民事,能不能胜任?

涉及到军中之事,殷左禅侃侃而谈,民政管治,也颇有心得:“处于战场前线的城池,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大可军政一体,交给前线守城的将领,统一处置。

至于远离战线的内城,坊里、保甲编制,容易造成官府权重倾斜,这个工作可交给商总管去全权管理,想要做到彻底平治地方还需要一个政权口号。

但小人以为,将军目前,尚未到将重心放在民政的时候,当下最需要关心的,不是地方发展,而是聚敛粮草、操练军士,充军备武。

充军备武需将军亲力亲为,而各地府县的职责,就在聚敛粮草。至于政权口号,则可以让他人代劳。”

杨开问道:“先生之意?”

“此番南行,除我军部,最为受益者,当属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开挂人生从四合院开始 我是刘坚 从废太子到帝国暴君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三国:我是曹操外孙 北宋:我是金夏辽宋帝王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