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第,但确有治国之才。”婉儿说。
“既有治国之才,为何制科亦不中?”武则天说。
何为制科?制科就是专门为有实际治国经验的考生量身定制的,有利于考不过理论知识,但却有实践检验治理国家能力的人。
“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时运吧!”婉儿叹气无言对答。
“不过,郭翰去岁巡察宁州回来倒是向哀家奏过,随后又专谏荐过,只是哀家总以为有些虚词。”武则天说。
“非虚词,婉儿查过卷宗, 仪凤年间,狄仁杰任大理寺寺丞,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婉儿说。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哀家不信!”武则天说。
“婉儿信!”婉儿说。
“何以信?”武则天问。
“太后又何以不信?”婉儿笑笑反问。
“这就奇了,婉儿向来爱慕文采,按理该推荐张说宋璟才对。”武则天说。
“若是单纯的推荐文采之人,婉儿第一推荐宋之问第二推荐张说、沈佺期和宋璟,可眼下太后急需的是治国之才。”婉儿说。
“再者,宋之问和张说已在太后的眼皮底下,还用得着婉儿推荐吗?而狄仁杰就不一样了,他远在边城,太后自是难以方方面面都顾及,婉儿虽与他少交道,但阅过他大量的卷宗,尤其是郭翰的奏章。”婉儿说。
可武则天就是对狄仁杰有偏见,婉儿话音落下,武则天冷笑道:
“郭翰的奏章哀家亦阅过,以为言过其实。理由,其一,科举屡败,说明他非文才;其二,制科败,说明他非治理之才;其三,仪凤年间,宰相阎立本荐之,天皇也采纳用过,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他还在小小的宁州当刺史。古人云,是珍珠总会发光,而他都七老八十了,尚未有光,这难道还不够说明他是个庸辈吗!”
婉儿一听,原来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偏见在这里。一是因为他没有一块过硬的敲门砖,进士, 二是因为他一直没有晋升。
婉儿心想这个好办。于是笑道:“太后,可是认可韩信?”
“奇才,天才!没有他刘邦何以有天下!”武则天不假思索道。
“若无萧何月下追韩信,那韩信的命运又当如何?”婉儿再问。
武则天怔怔地看婉儿。“你个死丫头,在这等哀家呀!”
“不过,说实话,没有萧何恐怕就没有韩信,韩信纵有一身的军事天才,也只能是胯下之夫!”武则天感叹。
“狄仁杰就是太后的韩信,只怕太后要相见恨晚!”婉儿笑说。
武则天不语,须臾道:“好,哀家就给他一次机会,擢为冬官侍郎,以一年为期,一年后是升是贬全由他的能力决定!还有,若是无能之辈,婉儿你也脱不了干系!”
冬官侍郎是武则天执政后改的官名,其实就是工部侍郎,从四品。
武则天说完拂袖而去,在她的心里还是不认可狄仁杰,她甚至怀疑是婉儿与御史郭翰等人的联手戏,另外,武则天怀疑白匦中为程务挺喊冤的帖子,也是婉儿所为。
第五十七章 小人暗箭起疑端,怀义撒泼解困惑
一
一连几天武则天看婉儿的眼神都不对劲,且亲自阅南来北往的奏章。婉儿一夜间成了端茶倒水打下手的奴婢。
婉儿琢磨不透,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婉儿哪里知道是有人模仿她的笔迹,每天往铜匦投谏,为程务挺喊冤。这是武则天不可触及的底线。
“太后,都阅了几炷香的工夫了,喝盏茶歇会再阅吧。”婉儿端上茶,但明为端茶,暗则说让婉儿来吧。
“搁着,哀家怕承受不起。”武则天冷冷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