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爱戴百姓们吗?
不是!
百姓们没有发声渠道,传播信息完全不如他们这些士族。甚至因为信息差、时间差、以及信息茧房的缘故,很多百姓们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村落家乡。
那么赵王刘羽的“仁王”之名是怎么来的?怎么士族们越骂越仁善了?!
因为赵王刘羽挖掘世家根基、掌控舆论的杀手锏——报纸!
报纸所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份信息传递的物品,让赵王刘羽可以掌握舆论,引导舆论,自吹自擂“仁王”之名!还代表着造纸术的改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造纸术很早就已经问世,东汉元兴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然而这种改进,造纸的价格依旧昂贵。
汉末士族传递不是以书信的形式,而是以绢布、竹简的形式进行。连士族都支撑不起昂贵的纸张消耗,更逞论是那些寒门子弟?
然而随着赵王刘羽改良造纸术后,不知道使用了什么办法,纸张从原本的“洛阳纸贵”,变成了如厕都能用的“草纸”。
虽然草纸和书写用纸,也有些工艺差距,但管中窥豹,可以反推出纸张的价格已经低廉到什么程度了?
赵王刘羽利用低廉的纸张,通过报纸引导、掌控舆论,随着日积月累的信息轰炸,并且赵王也确实是为政宽仁,赋税改革都向着百姓。
厚积薄发,旋即名扬天下!
然而这还不是挖掘世家的根基!
赵王通过活字印刷术,低廉的纸张,印刷书籍,兴建学校、图书馆,供给学子免费读书!
这是什么概念?!
在汉朝无价之宝、可以传宗接代的书籍。在汉朝只有父传子、代代相传的知识,都随着赵王刘羽的印刷、传播、免费就读,连黔首百姓子弟都能看到!
士族可以延续千年的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他们可以垄断学识!
只有士族出身的子弟、或者投靠士族的寒门子弟,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书本读书识字。
甚至这些无价之宝的书籍,还能通过互相交换,积累名望和人脉关系,宛如一种“货币”似得,属于上流社会的社交方式。
而因为读书识字只属于他们士族的唯一权利,通过举孝廉为官,也只有他们士族子弟,或者投靠他们士族的门生故吏才行了。
这就形成一种垄断!
就算大汉的察举制改革,需要通过考试,结果也是一样的。读书识字只有士族子弟的权利,考来考去还是属于士族之间的竞争角逐!
实际上,察举制也是需要考试的,举孝廉只是察举制的科目之一,还需要通过其他考试。但举孝廉却是最重要的科目,占据的分比最大!
然而汉朝的察举制,中后期后,逐渐的走到了世家大族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的地步。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由此可见吏治的腐败!
对于国家而言,这种腐败就是恶性循环了。可对于世家而言,这种腐败,无疑让他们的家族势力更加庞大,延续的更加长久了!
这正是士族的根基!
可是现在,完全被赵王刘羽横插一杠,强势破坏了。若是任由赵王刘羽发展壮大下去,他们这些士族也别想延续数百年了,家底都要被掘了!
这也是袁绍可以利用满朝公卿,将之拧成一股绳,从政治上打压刘羽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袁绍在刘羽这位冀州霸主的逼退下,节节败退,龟缩渤海,依旧还有不少人才势力投效,为其卖命。
不仅仅因为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还因为这些投效的人才,大部分都是士族或者门生故吏,他们有的选择的情况下,只会选择袁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