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五十七章 道(一)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夸得有些过。

就算态度从容,应对得体,若是再考虑年龄因素,很不容易。可也不会到了鸣天下的地步。

但外面汹涌澎湃的愤怒人群,给了王博文巨大的压力。咱说一句好话,避嫌了,传出去,也堵了言官的嘴巴。

老太太若是责问,臣难道说错了吗?十二岁的孩子,进了开封府的大牢,还没弄清罪名,岂不是鸣了天下?

这才是为官之道!

然后又说道:“将他带下去,案情未清之前,勿要慢怠。”

府尹都如此客气,衙役们还能说什么?

然后将询问的经过写了一篇折子,经过了一些润色,不然老太太会动怒,但也不敢改动太大。怀着这篇折子,走出了开封府,还围了许多百姓与学子。拱了拱手道:“郑家子,只是请他过来问一问,没有别的事,诸位快快散去。”

不服的人依有之,王博文又说了一些得体的话,渐渐将人群劝解。

看了看天色,有些暗了。

黄云乱滚,北风惨淡,叹了一口气。

其实只是一件小案子,开封府每天要发生多少起大大小小的案件。可因为牵扯到太后与皇帝的权利的分配,还有这个小家伙的年龄,案子小,却上升到一个无法比似的高度。

处理不好,自己官途从此灰淡了。但处理重,也会失去道义,以后只能在其他官员面前,挟着尾巴灰溜溜的做人。

老太太出了一个难题,看看自己这篇奏折呈上去,能不能让老太太转变心意。

他想法很好,可是事情发展远不是他所想像的。

为自己正名,也没有让衙差封住嘴巴,这些衙差呢,也觉得惊奇,开封府大堂上什么人都见过,有被冤枉的人,也有穷凶极恶之徒,就没有看到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用这么淡定的口气对府尹说话的。

似乎都说得府尹不住的夸赞。这倒底是在审案子,还是在看人才?

于是传得快。

第二天京城有头有脸的人都听说了,宋朝优待士大夫,确实养了一些不要命的文臣,这也似乎不对的,俗语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要命,那么文治武功就上来了。可文臣不要命,这算不算正常呢?

一听热血啊就往上涌,奶奶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无辜入狱,在开封府的大堂上居然都敢公开喊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不提年龄,在之前,这个小孩子似乎还背负着恶名。

事情演变到这地步,皆认为郑朗是好的,恶名有可能因为误会,强加上去了,所以是背负。

那咱们是国家官员,或者是儒士,是做什么来着?

上书,太后,你也将咱往大牢里关吧。

一批批的,什么样的话也敢说,不怕。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张王李赵刘,还有后来人。

纷纷要求太后还政。

刘娥在**差一点气疯。

看来我以前对你们太好了,一个个无法无天,于是处理,一个个贬,甚至将林献可都流放到岭南。东京城外那个长亭这几天很热闹,送行的人络绎,贬放的人不痛苦,脸上豪光满面,送行的人辈加称赞。好象不是贬流,而是去做高官似的。

还不止如此,有大佬坐不住了。下面的人吵翻了天,上面的几个大佬稳如泰山,吵得最后,有许多人将矛头指准了几个大佬。工部侍郎宋绶也写了一篇长长的奏折。

他文才好,字也写得好,这篇奏折条理分明,论断清晰,矛头还是刘娥手中的权利。

不过范仲淹那叫鲸吞,他却是吞食。在奏折中说道:“唐先天中,睿宗为太上皇,五曰一受朝,处分军国重务,除三品以下官,决徒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 我在异世界召唤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混在大唐的工科生 无尽世界无尽征程 文娱大唐 美洲风云:温哥华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