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3章 惯性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明预先有所改良改善没什么兴趣与期望,常洵对大明这一年没希望也就不会失望。那是他只寄希望于自己,只要自己有了撬动大明力量时才是改变大明的开始。

其它一切都不重要,比如李成梁养寇自重、养虎遗患,努尔哈赤渐已成势不久将露出真面目,向大明亮出了爪牙。而李成梁玩敌玩脱,对努尔哈赤不久不仅不再可控制,反而被之渐噬应付不了。

但这时努尔哈赤却未成势力量很弱,但常洵也没有此时对付他的念头。一方面这时出手师出无名名不正则言不顺,想除了他让万历动手也要先罗织罪名,一个不好提前逼反了他。悄悄干掉太麻烦,手下也没有这样的人。

更主要是常洵自信他掌握了大明还会担心努尔哈赤搞风搞雨?大明这时不仅腐朽了,它的武器发展也处在一个冷热兵器交替期,热兵器的性能与冷兵器根本没有拉开档次,反而在腐朽的军队中缺点被放大了。

加之前前后后二三十年战略战术都不断犯错,连自发搞起来又确实是花小钱可以牵制努尔哈赤的毛文龙也因文臣自大短视杀之而自断一臂,放之可以绕道入侵京师。

如此多错误常洵岂可能重蹈覆辙,还有他这时发展的第一型火枪杀伤力已经比大明这时所装备的火铳大了一倍。

这一倍并非仅是多一百米射程,冲锋一百米与跑二百米是二个概念,大明火铳一百米只能射击一轮再填子弹手软了。而常洵的火枪可以射击三四轮还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身边、前面不断有人倒下对方士兵能否坚持冲锋二百米腿不软一样不好说。

所以只要常洵将自己的火枪提供给明军就可以让明军马上增加二三倍以上战斗力,之所以这时不提供并非是担心明军强大今后不好打,而是犯忌。至于助明军强大这时明军肯全部换装?二十年后还剩下多少可用的?常洵自己也不可能止步不前呀。

那么常洵为什么在宁夏叛乱与援朝之事上又插了手?第一这乃是恰逢其会父子讨论不可能一言不发,如宁夏事知要水淹攻城那个事历史上发生不少,基本上平民最惨,常洵知道了再无动于衷就太冷血了。

这就如走路远处沟壑可以暂时不管,脚边小石头搁脚踢踢开一样道理。援朝一事有上述原因,更关键在于日军侵朝未得到惩罚与损失,后世抗战也是如此因美国人为对抗中苏,不仅没有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犯下反人类的战犯还将之重新武装。

如此一来日本对战争罪行拒不认之,就是避不开也是避重就轻、含糊其辞、左右顾之,与同样二战发动国德国的真诚反思对照截然不同,让每一个中国人无不忿之。

因而虽说以后常洵还可以为这事找后账,此时大明太吃亏而日本及丰臣秀吉一点损失与惩罚也没有常洵也不甘心。这才鼓动万历从海上封锁将在朝日军陷于孤立无援状态拖死之。

另外尽可能海上袭扰日本沿海地带,不计多大杀伤多大缴获,只要让他们的民众同样感受战争的痛苦就可以了。如此就不会将侵略别人当作可以旁观的事,可以让他们发动侵略战争时多考虑一下后果。

只是常洵对万历的提议能实行几分,一来大明水师的家当所剩无几,二是文臣们只怕会反对者远多于赞成的,三担心战争扩大。但只要如常洵提议的多实行一分,大明此战消耗与损失会少一些也是好的。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庶子之征 权驭大明 寒门风骨 首辅家的小农妻 重生为杨广:我在隋朝耍流氓 杨广重生记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