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节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田地行走,看哪片土地合适种小麦。

昨天为了骗过陛下,他泡了一大袋种子,泡发的麦种必须尽快种下,不然几天后就会发芽,只能拿来做麦芽糖了,这可是从伊朗带回来的麦种,拿来做糖他会哭的。

做为最早各种小麦的地区之一,中东的麦种产量怎么都比先秦时的本地麦产量大,可惜路过伊朗时安息帝国正是战乱时期,自称万王之王的阿沙克一世即将死去,南北两方的自治领主们几乎打出了狗脑子,他没能去南方的海岸线边种植区了解种植要领,就带着苜蓿与麦种匆忙离开那里。

他老家在川地,都是习惯种水稻,种麦只是听说过,但主粮对灌溉和肥料的要求肯定都是不可少的,绝对不可能如苜蓿那么轻巧。

地是一定要翻的,肥是一定要施的,正好公厕修好了一段时间了,肥料也堆不少,可以兑水浇地——秋种宜早不宜迟,得尽快了,而翻地这事,还是要靠犁。

对了,秦时并没有用农家肥的习惯,都是种地灌溉除草,倒是可以把这种技术传播出去。

……

秋风萧瑟,十月底的深秋已经冷起来,一群衣衫单薄的庶民背着包袱扛着农具,有些畏惧地看着陇西郡城那高高的城墙,有的甚至打了个冷颤。

“此地便是陇西,尔等自去报备,更换验传。”一名尉官叹息一声,“余下之事,便听天由命了。”

“大兄能带我族一程,已是高义,大恩大德我陈氏铭记于心。”为首的中年男子深深一拜,与其告别。

旁边的少女忍不住低声哭了起来:“阿父,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们屯留陈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遇到如此突来横祸,百年前,陈氏先祖随晋静公迁入屯留,至此安居定业,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屯留便是韩国上党郡治下之地,直到二十多年前,秦国伐韩,要韩王割让连屯留在内的整个上党郡,韩国大败,应允割地,但却不想韩国上党郡守畏惧暴秦统治,竟然带城降赵,引赵国军队占据了上党,这便捅下天大搂子。

秦国哪里甘心为他人做嫁,立时出兵伐赵,直接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秦胜,坑杀四十万赵军,上党自然也归了秦国,为着这事,二十年来,秦国对上党之民百般苛刻,他陈氏家族也风雨飘摇,本以为这就是最苦的日子了,谁知还有更大的惨事。

半年前,秦公子成蟜在屯留谋反,他们这些屯留人尽被牵连,罚没家产,流放陇西,若不是她家在秦军中还有一点人脉,能随着运粮队从渭河一道过来,怕是一家老小,大半都要死在路上。

“先去更换验传吧,”那陈氏族长叹息一声,“否则若是被游缴拿住,又要吃苦头了。”

一行人在城门口通报了验传,便县丞被拨给另外的乡啬夫,他们会在这里更换验传,修改户籍,至此,便是只能居于陇西,成为开荒的佣耕,若想出头,除非能在战场上挣下军功,否则他们陈氏,便世世代代沦落了。

“正好,碓里需要一批新的佣耕,”管事的乡啬夫翻看着简牍,皱了一下眉,“你等带罪之身,就去……”他正要选一个偏远艰苦的地方,就见旁边一名威武将士走了过来。

“乡啬夫,严里正需要一些佣耕。”那将士道。

“校尉稍候,”听闻严江大名,这可是郡守眼前的红人,乡啬夫立刻换了一张简牍,“我这便选强健的派去。”

“他想要一些读文辨字的,心思细密的。”那士伍接着道。

乡啬夫顿时便卡了客,几乎想问这是不是为难我了,佣耕吃饱饭都难,哪那么容易有能识字的?

就在这时,那少女眼前一亮,立刻道:“小女陈梦,习字多年,能写秦篆韩文,家中诸人也略懂文墨,愿为里正佣耕!”

能在尉官治下耕作,也远好过开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哪有桃花不出墙 吸引特殊人群的我药丸 摘星(1V1伪兄妹) 鬼醫狂妃又颯又強 [綜漫]幹掉屑老闆就回老家結婚 叶暮沉沉楚天阔 被豪门抛弃后,假千金高攀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