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说罢便引剑自刎。
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白起“死而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在他死后,乡邑地方都建祠祭祀他。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
他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他最为突出的特点。
歼灭战的战例、理论,在白起之前也已开始出现,如孙膑认为只有“覆军杀将”、全歼敌军,才算全胜。
但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作为作战指导思想,并在中国先秦战争史上创造最多、最大而又最典型的歼灭战战例的,则是白起。
他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
如华阳之战、伊阙之战等,都是在敌军已经败北逃走的情况下,发起穷追猛打的追击战,从而获得全歼敌军的胜利。
春秋孙武的“穷寇勿追”,以及战国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实际上仅仅是战场内追击。
而白起则是穷追猛打,直到尽歼敌军为止的追击战。
第二,重视野战筑垒工事。
白起对筑垒工事在野战中的作用,有深刻认识。
以长平之战为例,他认为按当时的进攻武器水平,要想迅速击破依托有利地形,构筑了壁垒工事而进行防御的赵军,很难达到目的。
所以他作战指导的主要着眼点,就是先诱赵军脱离坚固的设垒阵地,再分割包围,予以歼灭。
而他对秦军的部署,则是在预期歼敌地区,构筑壁垒工事,以阻止赵军进攻。
在赵军主力进攻受挫,改为就地筑垒防守待援时,白起又在赵军营垒周围,构筑壁垒工事,防止赵军突围。
可见白起重视野战筑垒的思想,对长平之战的胜利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此前的野战筑垒,都是在营地四周构筑,主要目的是保护自身免受敌军奇袭。
将筑垒工事作为进攻的辅助手段,用于防止被围敌军突围逃走,是白起的创造性发展。
此外,白起在作战的指导中,还使用了远程奔袭。
如华阳之战,他由咸阳出发,以平均每日百里的急行军,八日到达华阳。
这对《孙子兵法》所说的“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来说,也是一个发展。
不管后人对白起的评价如何,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抹杀的。
如果真的可以在长平之战遗址中看到他,要如何应付呢?
这么多年过去,他还留在灵界中么?
可能早就投胎转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