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6章 政治宣传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杨广心想,上次杨暕刚刚被软禁之时,杨恩也过几句类似的话,要扩大庶族当官的比例!

原本以为他的是气话,没想到听到他今日之言,似乎心中早就要打击门阀!

莫非这个十三岁的孙子是个才?要不他为何如此有远见?

如今的考试制度,的确非常不完善,还没有定期开考。

秀才科、明经科已经开考多年,进士科也已经于六年之中考过两次,但那都是好几年考一次,每一次只选拔几个人!

这与全国的一万多名文官相比,差得太远!

如果像杨恩所言每年考一次,每次录取一百多人,那可是压制世家门阀大族的良方!

这样可以保证更多中庶族和平民子弟入仕,有利于维护统治,削弱世家大族的利益。

好办法!他心里非常高兴,大笑道:“杨恩之言,正合我意!虞相公,你们回去研究一下,将秀才、明经、进士等科目改为常科,每年开考一次。

秀士科,怎么也得录取五六人,每年控制在五冉十人;进士科,按照每年十五到二十人;至于明经科,按照七八十人至一百人录取。”

“遵旨!”

众人一听,很是震惊!

这录取比例和开考时间一旦固定下来,必将对大隋产生深远影响,严重危及世家之利益!

因为,现在虽然已经开考科举多年,但是录取人数十分有限,绝大部分官员还是依靠荐举与官荫!

(官荫:依靠父亲、祖父或者曾祖父的做官身份,取得做官资格)

不过,他们也倒是无所谓,对于这几个人而言,倒是没有影响,因为他们的子孙都可以用官荫入仕。

……

七日后。

曲江池。

夏季曲江池,两岸杨柳依依,百花盛开;那枝头上,停满了各式水鸟。

湖中百鸟成群,荷叶连,荷花满满;这里风景宜人,是京城众多士子和游人向往之地。

岸上与湖中船头上,不时可见意气风发的书生,挥着手中的纸扇,在那里高谈阔论!

有人争辩得满脸通红,唾沫横飞,惹得旁边的友人摇头暗笑!

要进行科举改革的风声,早已经疯传了了京城和周边数郡!

他们都对即将进行的一年一度的常科考试,充满了无比的希望!

因为这对他们来,做官的机会扩大了百倍以上!

……

在曲江池北边,皇帝杨广在众多大臣和护卫的陪同之下,登上了龙舟!

今是虞世基践行打赌输给杨恩的诺言,请皇帝杨广和几位宰相、亲王游园,还有几位朝廷重臣和才子相陪。

请才子相陪的想法,是虞世基想出来的。杨广很喜欢文学诗词,胜过隋文帝很多。

也正是他爱好儒学、诗词,所以一登基,就立即将文帝废弃的州县学全部恢复,这种教育制度,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

今日被请来的这几位才子名气都不:秘书省校书郎房玄龄、崇文馆校书郎许敬宗、金吾卫兵曹杜正伦、监察御史杜淹、起居舍人虞世南。

这几个缺中,杨恩与许敬宗很熟,其余的几人,在后世自然听过。

特别是房玄龄,几乎上过中学的所有华夏人都知道这人,另外还有一个杜如晦,不过他在外地做官,并不在簇。

那个杜如晦,就是这杜淹的侄儿。

这虞世南名气也不,他是虞世基的弟弟。

杨广等人乘坐的楼船很大,长十二丈,水面高三丈五,上面有六层房间。

这在后世不算什么大船,可是在隋朝的时候,这可是全世界最大的船。

杨广望着满池荷花与两岸的风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女帝欠了我百万亿:只能生娃抵账 我在明朝当皇帝 明末千帆争霸 三年徭役:开局造反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 修仙女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