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二百九十五章 联合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刘文秀说服了。而同样的,郑成功也快要被张煌言给说服了。

「闽王,不是我妄自菲薄,一旦孙可望在南京的造船厂运行起来,你我的水师,都将不堪一击,他们的兵太厉害了,钱也不比你少。」张煌言知道郑成功是来干嘛的,但他一开口,就断了对方的念头:

「现在孙可望正在筹备兴复辽东之事,水师也准备往上调,我的军队也在其中,所以在此之前,我是不可能给孙可望添麻烦的。所有的一切,都得等到辽东兴复,***彻底被灭了之后再说。」

郑成功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话了,他刚来南京的时候,还曾经去城外的水师驻地观察了一番,那些水兵看起来确实比他的强,这个倒是在郑成功的预料之内。

但是,江河水师的战舰,每艘之上的火炮数量居然比他的海船还要多,这就是郑成功感到震惊的地方了。

他后来派人打听了才知道,这是长沙那边的工坊在红毛的协助下,花了几年时间,数十次实验之后,才最终成型的,炮位,炮重都很有讲究,不过具体的机密他也打探不到。

「这可能就是孙可望的圈套,若是按他的整军计划来,最终只有他的兵保留了,壮大了,到时候打完***,恐怕就是回来打我们了。」郑成功并没有放弃,他还想要劝说张煌言一起抵制孙可望的整军计划。

「可闽王你如今只有不过一省之地,却号称有十万野战大军,便是水师也有十万之巨,即使不算那些水手伙夫,军中杂役,水师近三万,马军数千,铁甲兵上万,火枪火炮军近万,还有其他精锐兵马上万,如此之多的兵马,到底是干什么用的?难不成是防海盗?」张煌言被郑成功逼急了,随即质问道。

孙可望要整军,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在张煌言这种国家统一兴复高于一切的人来说,利大于弊。而且他也对郑成功在灭清大战后期的投机取巧行为也心怀不满。

毕竟,浙江那几个府,原本是孙可望要留给他的,结果现在几乎都被郑成功给夺去了。

「你......你......你是如何知道得那么清楚的?」郑成功满脸震惊,他对外一直是号称自己有二十万大军,这些具体的数目,可从来没有对外透露过,除了几个心腹大将和冯澄世,根本无人会知。

「你太低估孙可望了,福建,浙江两省,四五年前就开始有军情司的探子了,而且是陈少川,陈齐策这些人主导的,沿海的这些地方,有哪里是他们渗透不进去的?」张煌言摇着头笑道。

郑成功也忽然苦笑起来,他并没有孙可望那么重视情报工作,更不知道他在泉州当地招募的兵丁中,就有军情司的人。

当然,军情司其实也不知道郑军的具体兵额数目,他们只是根据各种情报,又根据潮州当初输入的米粮,加上孙可望这里缴获的绿营军,藩兵等等情报,最后推算出来的。

「我还以为自己藏得有多深呢,原来都被孙可望摸透了。」郑成功摇了摇头,不过态度还是很坚决地说道:「但如果孙可望真的要削减我的兵马到两三万,还要收回浙江诸府,我绝对不可能接受。」

「难道你要看着***继续在辽东猖獗下去吗?」张煌言见郑成功如此坚决,再度质问道:「而且一省之地,保有两三万兵马还不够?山西要对付整个内外藩蒙古,也不过是三万兵马。」

「可我要对付的是孙可望,便是十万大军,也不够,更不要说两三万了。」郑成功当即反驳道:「你难道真的觉得他会放过我们这些最有可能威胁他皇位的人?兔死狗烹,除此之外,绝无可能。恐怕就是你,最后也逃不了这个下场。」

「......」

说到这个份上,张煌言根本无从反驳。他也是懂史的人,这在千年历史中,有无数血的教训,并不是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始更 老爹求我当太子我却帮老哥战天下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 光荣使命1937 烈焱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