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章 武二叔一家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后收储了五十多亩田地,佃了些农户做帮工,衣食无忧,先先后后扩建也建成了如今拥有七八间房子的小庭院,也能供着武志、武修两兄弟进学读书,想靠着兄弟俩给家族光宗耀祖。但不幸的是,他在三十五岁时就感染伤寒去世了,壮志未酬身先死,只留下了孤儿寡母,当时武志才十三岁,武修才九岁。

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就像神龙被抽出了龙脊,武家就轰然倒塌了。

由于武植祖母是小户人家出身,不深谙多大世面,也不善经营管理,家里就开始逐渐萧条没落。到武志二十岁时,家里难以为继,供不起两兄弟一起求学,十六岁的武修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帮着祖母做工,全家只供武志一个人读书,期盼着他能考中进士复兴家业。为维持生计,五十多亩的田地也只能不断的变卖换钱,慢慢的就变少了,只剩下了二十多亩田地。

武志,字自敏,武家老大,他平时学习虽然也很努力,但他显然不是能考中进士的料。从十六岁成为秀才起开始参加大考,他连考四次都名落孙山,无可奈何只能到村里私塾当上了老师,以此养家糊口。同年武志迎娶了武植的母亲王氏云英,恩州清河县王家庄人士,一个小地主家的小女儿,知书达理,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小武植。次年,武修也成婚了,迎娶了临县故城县秦家村的凤娘,三年后才有了小娥。

武志、武修两兄弟成婚后,家里还有二十来亩田地,小庭院里七八间的房屋还算不少,为了奉养武植祖母,加上心有愧疚,老大武志坚持不分家,两兄弟一直住在一起,平日里妯娌之间和气相谐,兄友弟恭,一大家子虽然过得清贫,但还是过得和和美美、平平安安。武志教书,武修农耕,在两兄弟的同心合力下,武家家境也开始渐渐的有了改善,小武植和小娥能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他们的快乐童年。

在武植长到八岁时,草长莺飞的三月里,他五十多岁的祖母因病去世了。这年夏天,有一个从陕西华州潼关而来游历河北自称周桐的中年汉子借宿武家,两兄弟对他也甚为敬重,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他在武家舒适的呆了半个多月,见到小武植聪明伶俐,于是有空就教他打拳,也教给他一些吐纳养气的法门。小孩都喜欢新奇的东西,也爱模仿探究,这样,小武植开始崇文尚武,对学习和练武都有着很大的兴趣。平日里,他时不时的跟他父亲武志读书练字,时不时的打拳健身吐纳养息,过的是不亦乐乎。

可惜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在武植八岁多时,即在他祖母去世的当年秋末,他父亲武志因病去世了。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次年,他母亲云英也因郁郁成疾,撒手人寰离他而去!

接踵而至的沉重打击,使小武植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有什么事都喜欢藏在心里不与人言。所以当武修和凤娘见到他主动亲近小娥,并且剥蛋给小娥吃时,才会讶异不已惊喜异常。

父母双亡后,武修和凤娘就承担起了抚养他的重任,把他视如己出。为了家族的荣耀,也为了完成他父亲的遗志,咬咬牙把他送入村里私塾进学读书,武植也怀揣希望,平日里继续习文练武,勤勉不辍。为了给他父母办理丧礼和他上学的束修和纳费,家里又不得不卖掉了几亩田地,如今就只剩下十几亩田地了,日子愈发过得艰难起来。

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武修的肩上,使得他过早的变得苍老了些,四十岁的年纪长得就像五十来岁,头发有点花白,脸上刻满着沧桑。

婶娘覃氏,名叫凤娘,比武修小两岁,是隔壁临县故城县秦家村人士,小户人家,但从小也读过一点书,能识文断字,通情达理,样貌端庄周正带着几分秀气,中等身材,心灵手巧,女工做的不错,厨艺也很好,是个善良淳朴、勤俭持家的好女子。

她平时主要照顾着武修、武植和小娥的生活起居,时不时的也到村里村外接点针线活,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浪子列国历险记 三国:开局我成了诸葛孔明 一不小心大一统 飞鱼过肩锦衣卫 瀚海唐儿归 华娱82之山寨之王 神偷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