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第6/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最终成功说服秦穆公撤军。重耳难以单独支撑,随后也撤军。

晋国虽未灭郑,但郑文公再也不敢对晋国无礼。晋文公九年(前628年)郑文公去世,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郑穆公在位时始终是晋国的重要追随者。

重耳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他吸取了献公时的教训,以防止诸庶子间对君位的觊觎,实行“国无公族”之策。

晋文公九年(前628年)十二月己卯日,重耳逝世。公子欢即位,史称晋襄公。据说襄公奉重耳灵柩至曲沃,刚出绛城,柩中突然发出了如牛鸣般的巨大声响。晋大夫卜偃认为这是重耳在天之灵告诉众人,将有来自西方的军队越过晋国国境,只要到时候趁机展开攻击行动,必定大获全胜(结合后事来看,指的是崤之战)。

重耳即位后,首先,“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耇老,礼宾旅,友故旧”,任用有才能的人:封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让赵衰、胥臣、栾枝、冀缺等人辅佐他治理国家;让郤溱、霍伯带领军队;让贾佗、阳子制作礼仪;让魏犨、荀伯抵御北方的戎族。制定官员规章,按法办事,确立名分,培育美德。

其次,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拨乱反正,大量起用受晋惠公、晋怀公时代受到迫害的旧族,姬姓中贤良的人担任内务官,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王公享用贡赋,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税,分给士族田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工商之官领受俸禄,差役按其职务领取口粮,家臣的食用取自大夫的加田。

这一套用人政策,显示了两大优点;一是在国内推行和解之策,消除原集团间的对抗。不分党同与异己,以贤能标准来选官任吏。二是实行权利再分配,由胥、籍等十一个旧族贤良执掌朝政大权;由姬姓中贤良掌公宫大权。由一般异姓贤良到远方任职。从而,将他的统治基础建立在更广泛的基础上。

随着晋国国力膨胀以及政治需要,重耳不断进行军事改革。他在晋献公二军的基础上,于晋文公四年(前633年)扩编为三军,在被庐训练卒乘,选拔将帅,演习编队战阵,宣布各项军纪法令,并将被庐阅兵礼定为常法。把军队编为中、上、下三军,依次统之。每军皆设将佐一名,始称为卿(以郤縠统帅中军,狐毛统帅上军,栾枝统帅下军)。改变了原来国君自为全军统帅的旧体制,择贤能者任之。又在城濮战胜后,在原来步兵“二行”基础上,扩建为“三行”。还于晋文公八年(前629年),在“清原之蒐”时又将“三行”的步兵建制,改为上、下新军,使晋国成为五军编制。

在军事上,重耳先是诛杀王子带以勤王,执政九年间先后伐曹、攻卫、败楚、救宋、服郑、威秦,于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在践土会盟,奠定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

重耳在位期间,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资助没有财产的人。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在生产上,号召改进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这套较宽松的政策,减轻人民的负担,从而解放了一批生产者,发展了生产力。另外,他又在原来的“作爰田”“作州兵”的基础上,使部分公田变私田的基础上,又实行了“裂地分民”的政策,推动了土地向私有制的转化。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红色帝国1924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 穿越古代:倾城萱王妃(完结) 当弃妃就是要躺平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娇蛮甜心 回到大汉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