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8章 于文则先下博平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好?”

张闿言简意赅道:“牵我马来。”

见心腹愣在原地不动,其人立刻就是一马鞭抽去,怒喝道。

“还不快去。”

“诺!”

待快马牵来,其人二话不说,便直朝喊杀声传来的相反方位——东城冲去。

此人的决定堪称果断至极。

因为不过半柱香后,于禁便带着一队曹军甲士,在县人的领路下,冲进其人先前下榻之地。

于三名女子的惊慌喊叫声,于禁几乎将院内掘地三尺,却始终不见一人。

于禁不甘之下,只能恨恨作罢,转而去安抚县民,同时捕拿县中趁乱而起的盗匪。

至天明,县中乱象已平。

于禁一边在城中张布安民告示,一边遣快马向曹操报捷。

因为未能擒获张闿,在书信之中,其人还特意就此事请罪。

与于禁的进展顺利不同。

曹操、郭嘉的攻势却是受挫。

聊城位置并无博平重要,县中亦仅仅一千人马而已。

按理说,用来防守此城的徐将,无论如何,在陶谦心中的地位都不及张闿。

然而,聊城守将面对曹军万人的突然进攻,偏偏一心死守,没有半点投降之意。

曹军强攻一夜,因为此将的数次亲临前线,始终未能攻下。

因此一事,曹操郭嘉未免担心起博平攻势。

此刻得到于禁的报捷文书,知晓了于禁攻克此城的经过,曹操不由大叹。

曹操与郭嘉说道。

“陶恭祖当真无识人之明。”

“张闿无用之徒,其竟然用来坚守博平要地。”

“此城守将智勇兼备,反而枯守此无用地。”

“可惜如此良将,错投庸主,以至寂寂无名,其人若是效命于操,将来必可留名于史。”

郭嘉笑道。

“明公既然如此钟爱此城守将,待攻破聊城后,不妨招降之。”

“我正是此意。”

曹操微微颔首,遂传令诸将,待破聊城,当生擒敌将,不得有折辱之举。

此时已是清早,兵士正在用朝食,略作休憩。

曹操手持报捷文书,笑与诸将道。

“于文则果然中原良将,不负我望,一战即下博平。”

“昔日,文则领万余残兵,便可在数万黄巾的围困下,坚守金乡,数月不失。”

“今有其坐镇博平,陶恭祖纵有援兵自平原而来,我亦无忧矣。”

诸将闻言,皆面有不服。

夏侯渊道:“于文则领三千兵马而去,博平守军亦只不过四千而已。”

“加之张闿无能,于文则出其不意,自可轻易得胜,此功何足道哉?”

“明公,军师,末将敢领一千兵马,午时之前,必克聊城。”

李乾、曹洪、乐进等皆不甘落于其后,纷纷请命道。

“末将亦只需一千兵马。”

“将军,军师——”

诸将见于禁先立大功,再难忍耐,纷纷请命,甚至彼此相争。

曹操不以为忤(wu),面上笑意盈盈。

如此举动,说明军中士气正高,正是其人所乐见之事。

半晌之后,眼见诸将仍旧争论不止,曹操方才出言制止,说道。

“肃静。”

“徐州军尚有两万兵马,卿等莫非还担心没有立功之时耶?”

“且看奉孝如何安排。”

郭嘉看了看静立于旁,未出一言相争的赵云,手中在舆图上一指,言道。

“子龙。”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日月江山永为明朱瞻垶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红楼商人:了不起的板儿 煌煌帝国之大秦 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 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大明:开局烤红薯,馋哭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