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47章 教室里的记忆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会说赠汪伦啊!可是人家真真是纯友谊OK。

《夜莺的歌声》第一次看到关于苏联抗战的故事,虽然那时候一直以为苏联是个人。

《三味书屋》我也曾经在书桌上刻上一个“早”字,小学从来没试过迟到,然而老师一直没有发现我在桌面上刻的字。

《科利亚的木匣》当年我埋木匣的那块地已经变成水泥地了,正如青春,匣子也永远挖不出来了。

《捞铁牛》多年后,发现还有学生还在学这篇课文。

以上是网友分享的几篇课文,米云都有印象,还有小猫钓鱼,猴子捞月等名篇就不再多补充几篇了。

以前小学的一天怎么度过的,看北方80后网友回忆分享的,米云补充对比湖南老家的一天学校学习生活。

作为一个八零后,我们对于童年的记忆,很多都来源于孩时的小学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心中的小学,有书的墨香味,有清脆的读书声,有关心我们的老师,有热情的同学,这样的小学校在城市,在农村,在郊区,在山野,在平原,处处都留下了80年代一辈人的回忆。

在这样的小学校教室里,虽然有透风的窗户,有寒冷的教室,没有完整的桌子板凳,没有漂亮的花花草草,但有对知识非常渴望的同学,有满足学生们游戏的小操场,有对学生无私关爱的老师,有会音乐的还有会画画的全科老师,米云的父母也是全科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劳动、体育、和思想品德等学科,就是所有的学科大满贯的教,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所有科目全教,以前的小学老师都是全科教育,校长也是,校长一般只教一两门学科,听亲人说父亲是教初中实验班的,教化学和物理,只不过米云的父亲在年青时期不爱教书,尤其是湖南和湖北两省教书不方便,编制不好弄,没有从民办转公办老师,教了十几年就下场出来修手表了。

分享80后网友一个全景式的回忆,展现一个八零后三十多年前在一个北方农村小学校的一天,如果你的童年也是如此,那么和米云一起展开回忆的思绪,看能有多少共鸣。

时间定格在十一月的早晨,也是米云的生日月份,农村的平原里,微风里带着寒气,轻轻吹拂着刚刚出土不久的冬麦苗,东方的鱼肚白镶在蓝色天空,屋子旁边落完树叶的大杨树上,几个麻雀在欢快地跳跃着,叫着,满地都是枯黄的落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村里的广播每天都是那么准时响起,当一缕橘红色的阳光洒在窗前的时候,同学们会不情愿地张开朦胧的眼睛,离开了温暖的被窝,穿好衣服到院子里的阳光下伸了一个懒腰,然后完成洗漱。

北方同学是吃完早饭后,背起军绿色的书包,大步朝村里的小学校走去,一路上从一个人到三个人,到一大群同学,当踏入学校的时,用拖拉机机转轮做的铃已经被校长敲起,”当当当,当当当“,声音有些沉闷但传得非常远,后面的同学加快了脚步。

八点了,同学们开始了上午的课程,我们的教室在北侧一排的中间空置,红砖红瓦,两侧还带着四扇大大的窗户,不过此时教室里显得有点暗,因为窗户已经被我们每个人从家里带来的高粱杆给封上了,但有些淘气学生,总是喜欢留一些小洞出来,平时塞上纸,太暗了就拿下来。米云的南方老家有点不同的就是早晨洗漱完毕就去学校早自习,然后在学校用早中两餐,湖南这边都是集体在学校搭餐。

第一节课是郭老师的语文课,他四十多岁,人非常瘦,但写在黑板上的字显得特别有力量,这一课我们学古诗《梅花》,老师用钢劲有力的粉笔字写下在黑板上写下了全篇内容,一边指着黑板一边教我们读,梅花在我们农村不多见,倒是这样的景色让我们感觉很美。这个南方差不多,教材全国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靠玛丽苏爆红娱乐圈 从以家人之名开始:小妹李尖尖 遍地尤物 巅峰小草医 我在异界肝经验 我给地球修bug 夏日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