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五十七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刘备把这个关键点给点出来了。

宦官不想直接出面操作此事,显然也是不想过度刺激士人集团,因此用许馘和张济作为马前卒冲锋陷阵,试图挑起士人内斗。

既然如此,大家见招拆招,做了许馘和张济,宦官又能如何?

想通了这个关节,一群人大喜过望,立刻开始热烈讨论相关内容。

如何搜集许馘和张济的黑料,如何攻击许馘和张济,如何利用舆论方式将两人逼到死路上等等。

这方面,他们操作的非常成熟,而且可以说这样做的危险性很低,相比于直接对宦官出手,这样做的危险性真的非常低。

东汉的政治规则在于三公权柄尽失,没有皇帝的支持和录尚书事的任命,三公就是纯粹的政治花瓶,没有太多实际权力,位置高而已。

也因此,罢免三公在东汉朝野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有什么天地异象或者自然灾害,三公被罢免就是理所应当的。

太尉,司空,司徒,随机选一个罢免,以此作为天子对上天的回应。

以此祈求上天看在他们如此“诚恳”的份上饶过他们,不要继续降下灾祸。

除此之外,当有人弹劾三公,揭露什么三公的黑料的时候,三公也有极大的可能面临被罢免的局面。

更关键的是——三公之位可以花钱买。

这一点是刘备和曹操熟悉之后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的内容。

光和元年,灵帝刘宏在鸿都门外公开开馆卖官。

只要出得起钱,爵位可以买,二千石官职可以买,四百石六百石官职也可以买,连三公之位都可以买。

当然,买官也不是没有潜规则的,是要花很多很多钱的,两千石的职位需要两千万钱,四百石的职位需要四百万钱,诸如此类。

三公价格不一,主要看购买者的人际关系和家产规模,少的五百万就能买到,多的要花上亿钱。

所以由此看来,买官者其实非富即贵,并非人人都可以。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东汉末年卖官鬻爵的现象并非没有现实原因。

这第一条,自然就是汉帝国当时有财政危机了。

这是任何一个帝国王朝晚期都会出现的事情,帝国的崩溃源自于财政的崩溃,这不难理解。

而这第二条,就是汉帝国早已买官卖官成风了,并非灵帝首创,很早以前就有这样的事情,只是相关行为一直是以潜规则的形式在暗中运行,不曾公开。

高官显贵在谋求升迁时,肯定也会花费数额不菲的公关费用给人事方面的官员请求帮助,然后再花点钱造造舆论声势。

这第三条,就是刘宏看的比较清楚明白的一点了。

别看那些高门士族之子一个比一个装的清高,但在他们的家中,一定堆着大量的非法收入。

一个两个不仅是高官,还是超级大地主,把持大量土地,拥有大量佃户,控制着巨量的财富。

所以刘宏这一招其实也就是把东汉帝国的政治潜规则摆到了台面上,把原先被公关给部分官员的公关费用掌握到自己手里。

反正你们谋取官职也是要花钱的,与其给了别人,不如直接给皇帝陛下我,我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完美!

这就相当于直接从一部分权贵手里直接抢钱,把原本归他们赚取的钱转移到了灵帝自己手上,等同于是【与民争利】。

权贵大佬们当然非常痛恨这一点,觉得皇帝和宦官实在是不为人子,简直是在乱来,打扰他们挣钱,各种公开私下的场合里就更不可能说他的好话了。

当然,这样做也并非都是好处,坏处就在于冲击了东汉帝国政权的神圣性和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李氏大魏 斗上昏君:无盐弃后真泼辣 人在明朝搞艺术,唐伯虎我哥们 陛下别演了,皇后知道你是装的 我家娘子是一品女官 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 始皇假死!我武安君,暴打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