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26章 徐州同知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常都会冷淡地推辞。

如果推辞不掉,实在不行他们就宁愿回到老家着书立身,都不愿外放。

可无论朝廷打算采取什么办法,翰林们总是不合作,宁愿辞官也不愿意担任亲民官。

堂堂翰林,一旦被外放,与普通的二甲、三甲进士有何区别呢?

然而,李宁安还是接受了。

他接受任命的事情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为什么呢?

李宁安是堂堂的状元、三元、太子师,可以说是翰林院中地位最特殊的人。

对他来说,担任治河一职可谓是一种羞辱,更重要的是,一旦外放,他就会远离朝廷中心,等于把进入内阁的机会断绝了。

在官场上,潘世同的这一举动可谓与李宁安结下了深仇大恨,断人前途,犹如杀人父母。

李宁安本应该立即拒绝任命并愤而回家。

但对李宁安来说,修史、给太子讲课都是工作,前往河道衙门也是工作,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

何况,他并不认为治河是苦差事。

难得穿越到这个大雍朝,苦读十年考中进士,如果一怒之下回家,那他考进士又是为了什么?

一开始就有了待在家中读书享受的打算,那他考到举人就已经足够了,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再说,他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即使去黄河边帮人挖一块淤泥,黄河也能减少一块淤泥。

要他像老人一样待在家里,那是绝对不行的。

等到年纪大了之后再考虑是否回家,现在还没有这个必要。

因此,尽管治河很辛苦,他对于疏通黄河的实际情况也不够了解,但李宁安还是毅然上路。

在这个时代,只有教人如何读书考科举的,没有专门教人治理河道的。

进士出身的官员都得现学,所以李宁安也不觉得自己不行。

理论上虽然头头是道,但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过了一天,李宁安得到了新的任命——徐州府同知,兼管水利,辅佐漕运总督欧阳端。

由于漕运总督常兼江南巡抚,江南巡抚驻地为南京府,辖区涵盖了南京府及河南、山东、淮北等地不分地区。

尽管李宁安作为徐州府同知名义上受知府管辖,但由于他专注于河道事务,与地方事务无关,所以这个职位只是一个虚衔。

同知是五品官,当然,从京城到地方晋升上一品是常见的情况。

例如巡抚、左、右布政使都是二品官,在地方时掌握着重大权力,威风赫赫。

但是进入京城后,发展较好的也只能先担任六部侍郎。

侍郎是正三品官。

尽管如此,侍郎这个职位仍然有许多地方大员觊觎,但并非人人都能达到这个位置。

李宁安只能安慰自己,毕竟,无论如何,升官肯定是一件好事,不论职务大小,口袋里的禄米总是会增加一些。

李宁安之所以被任命为徐州府同知,是因为河道衙门的设置与提学衙门有些相似,翰林官多是任相关职位。

欧阳任漕运总督和江南巡抚,这都是厘务官,即专业技能官,因而他手下专门治理河道的官员少。

即便有,治河只靠着一个光秃秃的河道衙门也是不行的,必须得有地方上的配合。

现在看来朝廷给的最大指令就是疏浚运河,眼看夏粮在即,朝廷单靠京畿之地可供养不了京城百万百姓,赈济灾民被压在了稳定中枢之后。

在河道相关的官职中,并没有与李宁安的官位相当的职位。

让他担任河道都御史这一职位又会跨度太大,但如果他被任命为治河小官又不合适,所以掰扯来掰扯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汉征服者 当弃妃就是要躺平 拥有系统,三大将见我绕着走 司马懿穿越秦桧 明末朱重八 穿越之温僖贵妃 四合院:男科圣手的我也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