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六八四章 风疾加气疾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一个王朝必须要有宗教信仰。

开皇年间比较模糊,杨坚夫妇包括子女们,虽然都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但从没有正式将佛教立为国教,因为容易得罪其它宗教,这对刚刚立国的大隋,不利。

历史上的李唐,立道教为国教,是因为李家的母系大多都是鲜卑贵族,汉人以父系为血缘传承,鲜卑是以母系。

那么他们这种混血想要站稳脚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加上道教在李渊建国初期立了功,道祖正好又姓李。

所以李渊干脆认了道祖李耳为祖,意思是我们这一家是正统的汉人。

杨坚这边情况要好一点,爹妈都是汉人,媳妇独孤伽罗的生母,是正统的汉人门阀清河崔氏,李渊就不行了,媳妇窦氏鲜卑族,爹妈也是鲜卑族,李渊的妈,还是鲜卑族。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确定皇权的至高无上,精髓就在那本《道德经》里面。

内圣外王这四个字,首见于道家《庄子·天下篇》,但《道德经》却是一本实打实的内圣外王学说。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意思就是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白话就是当今皇帝是个圣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唐朝时期的皇帝,都被大臣们称呼为圣人。

杨坚是至尊,杨广是陛下,都不是圣人,而圣人这两个字很明显代表着完美,代表知行完备、至善之人,老百姓就会觉得,我们的皇帝是最好的,这对集中皇权大大有利。

加之道教主张温和、虚、静、柔弱,反对暴烈,主张上善若水、自然无为、道法自然,反对乱作为、粗暴干预,主张俭朴,反对奢靡,主张谦虚、忍让、不争、低调、涵容,反对显摆、张扬和高调等。

这对治理国家来说,好处非常大。

杨铭呢,内心是非常倾向于道教的,但是眼下的形势,佛教声势过大,立道教为国教,不合适。

道教重修身,也就是做人,儒家的作用是教书育人、管理社会,佛教是劝人向善。

所以杨铭现在要走的路子,跟王通的学术主张,对上了,从霸道转王道,三教合一。

历史上的王通,死于隋末大乱斗这种战乱时期,但这一世,他这一直好好呆在京师,所以本来去年就该挂了的他,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杨铭生怕他突然就死了,于是力排众议,将其推到了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国子监也叫国子寺,十一寺之一。

那么往年参加科考的候补进士,朝廷会从中挑选一些好学之人,入国子监学习,这些人将来会分赴各地,做为地方官学的学正,也就是校长。

想要传播学问,首先得有老师,这些老师所传播的学问,得统一,怎么统一?靠朝廷。

“门下省设立弘文馆,召天下名士入馆,校正图籍,教授生徒,”杨铭在朝会上道:“馆主暂定为太子冼马刘炫,总领馆务,设学士三十六人,参议朝廷制度礼仪修订,大家心目中都有什么合适人选,尽可举荐。”

这个部门,相当于大隋最高学术机构,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将会非常大。

于是大家纷纷开始举荐,举荐自己人。

没办法,目前为止,有文化的还是集中在门阀世家当中,其中以河北为最。

三十六名学士,出自东宫的有九个人,李纲、李百药、王珪、房玄龄、杜如晦、薛收、姚思廉、李玄道,欧阳询。

杨铭等于是借助一个新增部门,将东宫这帮人名正言顺的带进了朝堂,参议国事。

剩下的人选,要慢慢来,不可能几天之内就能选出来,不过苏威的儿子苏夔进来了,这个人的学问是绝对牛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苟在大唐偷摸修仙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喋血盛唐 三国之召唤系统,开局吊打吕布 晋元布武 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 开局傀儡天子,召唤赵云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