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起床吃完早餐,七點半到八點左右,為了出發進行勞務作業,會在出口整隊成五列。從秋天到冬天,西伯利亞這個時刻既黑暗又寒冷。
在衛兵所前排列整齊,警衛兵為了確認人數開始計算。可是因為蘇聯人沒有背誦九九乘法表的習慣,不採用列數乘以列數的點名方式,而以五個人五個人加算的方式計算。因為實在冷到受不了,只能一直踏著腳保持列隊狀態。當時內心不斷想著,這些傢伙怎麼頭腦這麼差。
接著分配各作業班的任務,出發進行勞務作業。來到戰俘營最初的任務就是維修戰俘營。這個木造的戰俘營雖是為了大量收納俘虜而搭建,但設施建制並不完善。大家持續修蓋廚房,整修臥鋪,還更進一步在戰俘營周圍搭設柵欄。
最初的工作是搭建柵欄把自己關起來。可是周遭都是嚴寒的荒野,沒有食物便飢餓到體力不支倒地,不管有沒有這道柵欄,腦袋中根本沒想過能夠逃走。二戰結束後有讀過一些人的故事,說他們自戰俘營逃脫,那是受惠於相當良好的條件與自身擁有強健體力。即便如此,也沒有人就這麼逃回日本國內。大家都在脫逃途中被捕。
經過了約二十天的整備作業後,開始派遣大家從事各種勞役工作。
工作分配,由蘇聯交代給日本的大隊本部,然後層層移交給中隊、小隊、各班。班長再從二十名左右的班兵中,指名幾個人為一組,分配工作。今天去那邊執行土木作業,明天去那邊從事農務,有各式各樣的派遣,指定了各式各樣的工作內容。
戰俘營就像把俘虜當作勞工,派遣到各企業去,本部則類似獨立計算酬勞的勞工派遣企業。依據當地的各種企業團體的要求,把戰俘營的俘虜當勞役派遣,提供使用。各企業團體依照蘇聯的勞動規定計算薪資,支付給戰俘營。戰俘營將俘虜的餐費、照明與瓦斯等燃料費、醫療費用扣除後,剩下的才發給俘虜們。整體的運作體系大致如此。但扣除的餐費與其他費用所占比例甚高,只有一部分擁有特殊技能的俘虜,從一九四七(昭和二十二)年之後,才能真的領到勞動薪資。
在蘇聯不只有日軍和德軍的戰俘,連蘇聯內部的政治犯與一般囚犯也被當作勞動力來使用。日本從明治時期之後也曾把囚犯當成勞工來利用,如果沒有這些囚犯的勞動力,就不可能出現北海道的道路建設與三池煤炭的開發。[2]雖說如此,但蘇聯活用囚犯勞力的規模,是其他國家無法企及的。據說一九四九年當時,在蘇聯的&ldo;奴隸勞動者&rdo;共超過一千萬人。謙二等人也被編織到這個體系當中。
這個系統與其他國家處理俘虜的狀況相當不同,但日軍從將至兵都不理解國際法。以謙二的例子來看,他被當作劣等勞工使喚,根本沒有依照正常規定支付酬勞,所以也沒想過自己可以領取勞動薪資。
有很辛苦的工作,也有很輕鬆的工作。採伐樹木、在風吹日曬的荒野進行土木作業等,屬於辛苦的工作。讀過其他戰俘營回憶錄之後,才知道這還是比開採礦山或鋪設鐵道來得輕鬆些。
至於輕鬆的作業,大概就是溫暖的室內作業或是農務作業,因為莊稼長得好,就可以收成馬鈴薯,獲得食物。最好的工作,大概就是前往蘇聯軍官的家中,幫他們丟棄冬天結凍的生活廢水。赤塔沒有上、下水道,生活廢水全都傾倒家中,冬天很快便結凍成山,所以必須在春天融化腐臭之前,把這些冰塊敲碎,丟進河川里,這就是工作內容。工作輕鬆,又可以從軍官夫人那裡獲得食物。類似這種&ldo;爽缺&rdo;,大家都想做。
會周濟食物給俘虜的俄國人,大多是女性,特別是阿姨們。許多人也在戰爭中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與孩子。這些阿姨一定會問俘虜&ldo;幾歲啦&rdo;,以隻字片語的俄文回答說&ldo;二十歲&rd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