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七十二章 疏甲惊略:梵山险行(四)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沿上,伸出手臂摆动几下,感觉身体恢复差不多,便起身走出房门。

他来到小胡房间,后者躺在窗上,观其形容,面色红润,呼吸顺畅。适时,即而叫醒小胡。

“现在是什么时辰?”小胡起身看到李顾,走到桌子前,端起杯子喝水。

“将近午时,你身体情况如何?”李顾言道。

“相较之前好了许多。”小胡喝完水后,放下杯子,坐到椅子上,望着窗外。

“那就好,我打算先去一趟梵山。”李顾言道。

“可是梵山在松桃西边,直接绕过松桃县城,难道此后还要折返回来?”小胡不解道。

“惟有如此!至于何时潜入松桃县城,以观梵山之行的情况而定”李顾言道。

小胡看着李顾,见他如此斩钉截铁,自知无论如何也难以劝阻,便问道:“什么时候出发?”

“午后出发,酉时即可到达梵山。”李顾言道。

一个时辰后,李顾和小胡走出客栈,从马槽处牵来马匹,蹬上马背,向西南方向骑行而去。

时值傍晚,二人行抵梵山,并在山麓觅得一处平地。他们就在此地夜宿。

次日清晨,李顾很早便起来,叫醒小胡后,收拾好宿营地后,二人向梵山腹地进发。

梵山位于武陵山区西侧,系武陵山脉主峰,山峰庞大雄浑,全境山势险峻,重峦叠嶂,断崖陡绝,沟谷深邃,瀑流跌宕。整座山峰集雄、奇、峻、秀于一体。

独特的地质结构,塑造了梵山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象。崔嵬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以此亦称梵山为天下名岳,

康熙时期文人陈鼎所写的《黔游记》记载:“因朗月之夜,人影映于老金顶崖壁之上,如镜一般,相传八月十五日子时,万国九州之影悉现于石镜中”

梵山之名取自梵天净土,故谓之梵净佛山,此地佛教兴盛,而金顶上佛寺林立,常建于悬崖峭壁之上,便有“四十八大脚庵”之誉。金顶主路上各有一处历代朝廷封赐的皇庵,东为天马寺,南有坎梅寺,西是护国寺,北为天庆寺,统称“四大皇庵”。

“梵山不愧为佛门圣地,远观山顶,众多寺院伫立其中。”小胡惊叹道。

“不过山路冷清,并没有什么人上山。”李顾言道。

“苗人作乱的缘故,百姓避祸还来不及,自然不会有什么人进香拜佛。”小胡言道。

二人谈话间,已然行至金顶山涧,此地有一处山泉。他们饮下泉水,并将水壶放进去倾满。

不多时,不远处的山道上传来嘈杂的声响,二人听闻后赶紧找个灌木丛藏起来。

这些人很快来到山涧,拢共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一位中年男子被绑住双手,被他们押解至山泉旁边。

观此人容貌特征,可能为苗人。此时,他跪在地上,面首扑向泉水,喝了几口。

有个黑须男子走到苗人身旁,与其交谈几句,李顾看到他的面容时,顿时大吃一惊,此人竟是昨日清晨在秀山遇到的那名校尉。

李顾向小胡打了几个手势,意思是跟住这些人,既以观察他们去往何处,有何目的。

少倾,这些人原地休息一阵后,回到山道,继续朝着金顶方向前行。李顾与小胡则紧随在后。

山道曲折蜿蜒,羊肠般的路径,铺满着落叶,两边既有青草,亦有野花,还有许多灌木。

李白有诗曰: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虽然武陵山距离蜀地有一段距离,但是同属西南,亦是行路迢迢,二人已然体会蜀人的艰辛。

斑驳的石阶,遍地青苔,不时有横生的藤蔓挡住去路,小胡苦不堪言,“这伙人究竟还要走多久啊!”

李顾抬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仙模拟器从低武开始 武道之妖孽 全能芯片 九幽血录 撞完南墙记得回头 退婚女帝当天,我竟能偷听她心声 错嫁一生:四世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