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靠速度逃脱。
……
腊月初八,经过短短两天的航行,黄承彦与庞统,便回到了襄阳县以西的邓县一带。
黄家和庞家,在这一带都有住过多年,颇有庄园。庞统的叔父庞德公,至今还在邓县城东的鹿门山上、带着庄客占山隐居。
跟庞德公齐名的司马徽,在附近也有庄园。唯独黄家的庄园,在黄承彦黄月英父女都搬走后,几乎完全交给了黄家旁支族亲和庄客随便打理,黄承彦这两年也懒得回来收租子,就当是给庄客减轻负担了。
大船刚在邓县城外的汉水南岸码头靠岸,立刻就被周边大族的商贾和庄客注意到了。
用诸葛家造船术造出的新船,比传统没有龙骨的船显得更加修长。基本上能从传统船三四比一长宽比,拉长到五六比一,这个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同等吨位的船体,拉长收窄之后,为了确保风帆拥有同样大的迎风面积,甚至更大的迎风面积,就不得不在桅杆上安装横向支撑船帆的飞桁,这些飞桁的宽度有时能比船体更宽。
而在传统的中式帆船中,因为华夏自古都用硬帆船,不用西式帆布软帆,所以不需要横向的飞桁,这种新结构和夸张的船帆宽度,自然都极为显眼醒目。
荆州商旅原先没见过这样的船,一见到就盯着看。
不一会儿,船上的护卫先上岸搭好搭板,护着黄承彦和庞统上岸。
因为没有提前通知黄家的庄客来迎接,加上黄家庄上自有车马,黄承彦这次来也没有随船带,打算拄着木杖安步当车先回一趟家,取了车马再去拜访各处故友。
结果就因为坐的船太显眼,还没走出半里路就走漏了风声,被围观了。
“是庞德公的侄儿回来了!黄公和庞公子回来了!”
这个时代的商贾,很少有毫无背景四处行商的,所以本地商贾也多是黄家蔡家庞家的旁支族亲,挑选同宗不擅长读书但懂点算术的子弟经商。
众人第一反应都先喊破了庞统的身份,因为他的容貌太过显眼,能让人一见难忘。随后才注意到黄承彦。
嚷嚷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儿就传回黄家和司马家的庄子。反而是庞家的庄子稍远,在鹿门山上,一时传不到。
黄承彦还没走出两三里路,就有赶着车的黄家庄客来迎接。
黄承彦还算亲民,吩咐家丁把牛驴车用来装载财货。他自己挑了三头毛驴,跟庞统一人骑着一头先回去安顿。连带着此番跟庞统一起来打杂的孟建,也分了一头驴。
“小心点儿!轻拿轻放!这里面装的是豫章郡产的青瓷,摔重了就碎了!”黄承彦上驴后,一眼撇到帮着搬财货的家丁手脚太重,立刻出言喝止。
他这次回来,带的都不是什么金银珠宝之类俗物。因为他深知庞德公、司马徽这些故友都是高人雅士,跟着他们求学的年轻才俊,也都不是贪财之人。
所以,只是带了些诸葛亮准备的风雅之物赠送亲友宾客。有鄱阳县的景德镇青瓷,还有柴桑产的新法炒制庐山云雾,加上一批诸葛家生产的折扇、鹤氅等服饰玩意,论材料都不贵,只是取个奇巧新雅。
另外,汉儒文武不分家,求学之士也多有佩剑的需求,诸葛兄弟年初的时候搞出了灌钢法,当时把大部分灌钢都用于生产钢质札甲,后来随着打黄祖取胜,没那么多铁甲需求了,名匠蒲元也得闲暇自行琢磨灌钢的新用途。
蒲胜、蒲元叔侄本就是打造兵器出身,干这一行多年了。闲下来后第一反应,自然是想到用灌钢去打造刀剑兵刃。后来诸葛瑾也视察点拨过他们一两次。
历史上蒲元就以对淬火工艺的精妙掌握着称,但如果没有理论干预的话,他要十几年后、手艺臻于化境时才能达到那种高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