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四十六章 后梁灭国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陵墓的事儿,张全义说:“朱温虽然是陛下世仇,但是他已死多年,希望陛下赦免,不要开棺焚尸,以示圣恩。”庄宗听他这么一说,这才罢手。但是他陵寝上的阙室、封树还是要全部铲掉。

随后庄宗下旨大赦,所有梁朝文武官员一律赦免。又下令让枢密使郭崇韬暂时执掌中书省。不久又晋封他为太原郡侯,并兼成德军节度使,赐给他铁券。郭崇韬职兼内外,竭忠无隐,庄宗对他是倚为心腹。至于豆卢革、卢澄等人,本来就没什么才干,无非因为他们是唐朝故旧,资格老罢了。

............

知识卡片:

朱友贞死了,他就是后梁的最后一个皇帝梁末帝。关于他的故事我们前面讲了不少了,中国人说盖棺论定,现在他身死国灭,这里咱们就来评一评他。

朱友贞是朱温的正妻张惠的儿子,长的很帅,平时不太爱说话,喜欢结交文人雅士。

朱友珪杀朱温自立为帝后,朱友贞联络赵岩、袁象先、杨师厚等人发动兵变,杀了朱友珪,夺取了帝位,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才干。

当时的梁朝外有强敌,如河东李家、淮南杨家,内有悍将,事实上朱温一死,杨师厚立刻就强占了魏博,依仗手中银枪效节军强大的战斗力,根本不把朱友贞放在眼里,面对这种情况,朱友贞只有选择隐忍,直到杨师厚去世。

后梁另一个巨大的隐患就是魏博牙军,这个我们前面说过,搞兵变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所以朱友贞急于消减它的实力,他所采用的办法就是把魏博六镇一分为二,从而导致了魏博直接兵变,转投了李存勖。

其实朱友贞对魏博开刀并没有错,虽然魏博作为前沿阵地,一次又一次的阻挡了李存勖的进攻,可是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杀敌,也能杀己,如此强大的军力不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晚上能睡得着吗?因此处理这颗定时炸弹是势在必行,不过他确实是操之过急了,而且手段简单粗暴,战略上虽然没有错,战术上的确是存在重大失误的。

朱友贞最大的错其实是很多君王都会犯的:就是亲近小人,而疏远了那些正直贤能的大臣,无论是段凝,还是赵岩、张汉杰,这些人耍阴谋诡计确实在行,要论起工作能力来,几乎为零,跟敬翔、李振、王彦章、刘鄩相比,哎,比什么比,他们也配?

有人说,朱友贞派太监做监军,对前线主将瞎指挥,其实这也是挺冤枉的,第一,当时军中派驻监军是很普遍的做法,君王要通过他们了解前线军队的情况,这本来也没什么错;第二,朱友贞并没有过多干涉前方将帅的作战计划,他主要的问题还是错在听信了赵岩这帮家伙的话,任用了段凝这种无能之辈。

朱友贞兵败亡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兵力过于分散,尤其是首都空虚,被李存勖打了个冷不防,其实从总体实力上来看,当时的梁朝并不处下风。

公元923年,当李存勖的突击部队突然出现在汴州城下的时候,这一刻,朱友贞知道,他朱家的梁朝要亡了。在这最后的关头,他没有选择逃跑,也没有选择投降,而是选择了君王死社稷,也算是颇有血性了。

总体说来,朱友贞虽然不是什么明君,却也没有昏聩到像后世明朝的正德、嘉靖、天启皇帝那样的程度,但是作为亡国之君,他的骂名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掉的,就如商纣王开疆拓土,战功赫赫,却也因为牧野之败最终引火自焚,背负了暴君和一世的污名;隋炀帝杨广急功近利,而败亡了大隋的江山社稷,纵然他功在千秋,却是罪在当代,同样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上的末代帝王,除了明朝的崇祯收获了不少的同情之外,几乎都是反面教材,更别说朱友贞这样一个存在感并不强的帝王了。生在乱世,虽为帝王,却没有挽狂澜之力,仅仅是一个平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大唐一根棍 重生之颠覆大宋 东方:崛起1522 亡命之徒 穿越三国:从黄巾贼到征北将军 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