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九十五章:一家子,一百个心眼! (第5/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只要是有经济能力的读书人,观摩成功时文是必须的。

时文名副其实,时效、快速。

这一行也有竞争,还得比同行快,又快又好。

得到此时。

黄俊郎才真正体会到,贾琮这种读书名人。

赚钱果然不难!

心里这才死心塌地、再没有怨言了。

“我没做过生意,却也看得出收入、支出的对比。

也知道薄利多销、细水长流是根本。”

贾琮也有些欢喜:“对了,你们从江南贩运书籍。

要经过多少钞关?

手下驿传有多少人手?”

“我大楚钞关有北新、浒墅、扬州、淮安。

九江、临清、河西务.......若是从浙江返回。

约莫要经过十个钞关。

钞关守备都有在官府规定上加收的惯例。

不过若是老熟人,好商量一些。”

黄俊郎似乎猜到了什么,遂警惕道:“大运河船行比陆路快多了。

日行三四百里不成问题,只是咱们现下的人手不过百十个。

多的养不起,公子这是要做什么?”

这里面有很多商机、利润啊!

到了江浙,买些民间丝绸、瓷器。

地方特产完全没有问题!

商品经济在大明早就蓬勃发展了!

虽然说丝绸、盐铁等等是官方垄断。

但是商人仍然有利可图,误就误在闭关锁国!

自高自大!

湖丝、瓷器、松江棉布。

白花花的银子、惊人的利润。

大部分都让西洋海商赚了!

郑和下西洋,中国的船队是世界领先的。

那个时候西班牙还在摸索阶段!

十六、十七世纪,达伽马和哥伦布都完成了航行。

一是技术进步了,二是西方政府支持。

而明清的商人几乎没有政治权力、政府的保守顽固。

可悲!

这种自高自大、优越感。

只会有一天被人轰开国门。

日本从战国时代、丰臣秀吉之后。

这时怕也是德川幕府时期,他们也是闭关锁国。

但是日本人的学习借鉴能力,太强了。

贾琮沉吟片刻,眼睛透出了浓浓的野心。

“人手虽少,但能到浙江也就能到福建、广东。

书店不必吝啬,用得起冰镇。

岭南的荔枝、龙眼同样有利可图。

有冰镇保养、日行三四百里,不成问题。

一旦钱多了,咱们再开分店、加大规模。

叫驿传的兄弟们去岭南。

不仅仅是为了荔枝、龙眼。

叫他们去濠镜(澳门)看看。

那儿跟西洋人赚钱,才是最大的。”

想法是好的。

黄俊郎作为温州人,还是有所了解,担忧道:“岭南的山主、寮主多半满了。

他们怕是不愿意咱们插手,多分一杯羹的。”

岭南地区本地资本家叫做山主。

外来资本家叫做寮主。

外来的有徽商、浙商,肯定有后台。

贾琮微微一笑:“所以我才叫兄弟们先去探探情况。

要拼后台,三年之内,我就不能和他们拼么?

你们先收集情报,到了那时我们也可以增加人手

等本公子手握重权,开海通商。

有了船只,这小小书店算什么?”

这块蛋糕使得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之巅峰召唤免费阅读无弹窗 大明二十四监 人在亮剑,暗助晋西北铁三角 娶了朱元璋女儿,做朱雄英的姑父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万灵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