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1节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下来的青梅,翠绿欲滴,看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梅子酒的香气层层叠叠地涌来,弥散到每一处的空气中,这酸甜的酒香仿佛有魔力,饱腹感瞬间被驱走了三分。

在评委们打量菜肴时,主持人终于道出了这道宴席的大名,乃是古代宫廷名宴——满汉全席。

其实不用主持人介绍,也有不少评委猜到了,如果用四字词来形容场上的宴席,全竹宴是清淡文雅,湘西宴是热烈火辣,孔府宴是严谨庄重,而这道宴席通体写着四个大字,贵气逼人。

“原来这就是满汉全席啊……”

“哈哈今天我们居然做了回清朝皇帝,也能吃上这宫廷御宴了……”

评审们都很激动,这种只存在于传记和宫廷剧里的宴席,居然真的摆上了餐桌。也有人不以为然地吐槽,“名气再大也只是道菜嘛,光看着好看有什么用,好吃才是王道。”

方才他们都从大屏幕里清楚地看到,鱼莜所用的都是很常见的食材,却做成了让人吃不起的样子。不可否认,她雕工和摆盘的功力很不错,看着很上档次,但味道嘛,就未必出彩了。

在评委们一边窃窃私语,一边品尝菜肴时,主持人尽职尽责地向观众普及满汉全席的来历。

“清朝乾隆皇帝最讲究宴席的排场,施恩笼络朝臣时设“廷臣宴”,招待各部落进贡的使臣时有“九白宴”,帝王寿诞时设“万寿宴”,招待联姻的蒙古亲族时设“亲藩宴”,每逢固定的年节时令,有特定的“节令宴”。这六大宴,合称为我们熟知的满汉全席……”

标准的满汉全席共有108道,鱼莜从中挑选了最具特色的十三道,算是精简版。

这十三道菜都是取自六大宴席里最经典的菜式,如万寿宴里的明珠豆腐,亲潘宴的红梅珠香,廷臣宴里的八宝兔丁。

和前面三道宴席不同,鱼莜的最后一道菜不是汤羹,而是一壶茶。

在正规的宫廷宴里,开宴前和宴席结束后都有饮茶的环节,分别叫“丽人献茗”和“告别香茗”。

鱼莜自然也得遵循这个老规矩,只因菜品数量有限,只能上一道告别香茗,用的是千叟宴和节令宴上常用的杨河春绿。

杨河春绿,是产于四川省峨边县杨河茶场狮子山峰脚下的绿茶,生长于高山云雾之中,味道清爽甘冽,因为产量低,属于有钱都买不到的茶。

绿茶的口感清新淡雅,很适合饱餐后解腻之用,吃完一桌子美味佳肴,再品上这么一杯沁人心脾的好茶,没有比这更享受的事了。

不光是大众评审喜欢,专业评委们也对鱼莜用茶取代汤羹的想法夸赞有加。

直到品菜环节正式结束,桌椅和传送带都被撤下了舞台,萦绕在舞台上的茶香还久久不散。

品尝完所有的菜品,质疑这道满汉全席中看不中吃的评审们都闭上了嘴巴,这道宴席里的每一样菜都让人印象深刻。不论是孔府、三湘还是全竹宴,都有统一的风格,三湘宴麻辣,全竹宴清淡,而满汉全席里的每道菜都不尽相同,各成一派,明珠豆腐滑嫩清淡带着海鲜的鲜香,红梅珠香酸甜可口胜似甜点,八宝兔丁口感层次丰富,酸辣甜咸皆有。

在下筷之前,你永远想象不出下一道菜是什么味道。

吃到最后,评审们好似方才吃下的三十多道菜肴都成了梦幻泡沫,他们又变成了开赛前腹中空空、饥肠辘辘的老饕,若不是规定每道菜只能尝一筷子,他们恨不得多夹几口。

然而,四位选手的烹饪水平都是业内顶级,所以无论是品尝哪道宴席,都是味蕾的极致享受,单从评委们的表情很难判断出什么。

冠军究竟花落谁家,将要通过投票产生。

主持人将鱼莜等四位选手及其助手请上了舞台,每人面前都摆有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這個聖母女配我不當了 曲樟纪事 那錢還給嗎 兽血沸腾2 软妹子重生记 回到駙馬造反前 明星系统投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