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上的,君子做事不偏不倚,那些土匪确实罪不至死,倒是陆举人无故迁怒谭盛礼心胸太过狭隘,心里格局远不及谭盛礼,至于眼前这几人,乞儿道,“他们或许不是陆举人真正的朋友吧。”
真正的朋友,敢于规劝友人的不足,他们明面不说,背过身和谭盛礼交好,确实不妥。
听他唉声叹气,老气横秋的,谭盛礼忍俊不禁,“走吧,回去接着练字。”
大丫头她们也开始写字了,许是姑娘家手巧,大丫头刚开始握笔写的字比乞儿那时候好看得多,二丫头力道不够,比起写字她更喜欢画画,弯弯曲曲的线条更好把握,谭盛礼坐下,她就把面前的纸推给谭盛礼,“祖父看,是树。”
“好。”谭盛礼表扬两句,二丫头笑眯眯地拿回纸再往上边画,姐妹两节省,每张纸都占得满满当当的才舍得换新纸,尤其是大丫头,她喜欢小字,用的纸是乞儿练过大字的,要是找出乞儿练过的大字纸张,你会发现大字周围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姐妹两每天都会抽时间练字画画,别人家赴京赶考是何情形谭盛礼不知,谭家老少都在学习,等到京城时,大丫头已经读完两本书了。
京城繁华,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热闹,城门威严庄重,守城的官兵们庄严肃穆,让人望而生畏,车里的谭振兴望了眼城门,心不自主的沉淀许多,“父亲,咱们到京城了。”
“嗯。”谭盛礼侧着身,透过撩起的车帘,清晰的看到了京都二字,石刻的城门,黑漆的大字,整洁大气,他定定地仰头望着,面上罩了层似曾相识的愁绪,这种愁绪,谭振兴看到过,在他翻阅旁人归还的谭家书籍时就是这般,除了难过悲伤叹息还有许多情绪交织,谭振兴说不上来,亦不敢说话,找出备好的路引和文书递给外边赶马车的谭生隐,让他给守城的官兵。
城门宽敞,不多时马车就进了城,谭盛礼偏着头,认真打量着街上的行人,时过境迁,都不是他记忆里的模样,不知让其欢喜忧愁的是否还如以往相同。
“停车罢,我下车走走。”他朝谭生隐道。
双脚踩地的刹那,他轻轻摩了磨脚底,脚下的石板路更为平坦宽敞,他往前走到岔口,竟找不着方向了,还有街道两侧的商铺,外墙新灿灿的,在阳光下散发着锃亮又陌生的光,耳边喧嚣,行人光彩明艳,都和他记忆里的京城不同。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他站在岔口,像个迷路的老人左右张望着,还是谭振兴提醒他,“父亲,我们先找地方安顿好吧。”
为鼓励天下读书人科举,朝廷专门设有酒楼安顿赴京赶考的考生,考生凭文书可免费住宿,随行家眷住宿也极为便宜,来的路上就和其他举人约好去那住,那有很多读书人,有益于探讨学问,谭生隐赶着马车,顺着街道往前,过两个路口后往右,酒楼在湖边,非常醒目的匾额,大学。
两侧竖有石碑,风雨飘摇中,石碑上的字不如匾额醒目,“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正也”,字迹恢宏磅礴,谭振兴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这字迹,太过眼熟了,侧目望向旁边的谭盛礼,只见他神情恍惚,鼻尖颜色微红,眼眶隐有水光闪烁着,他顿觉酸涩,伸手扶住谭盛礼,“父亲。”
这是老祖宗的字,字迹和土匪归还的书字迹相同。
“父亲...”
“振兴可认识这字迹?”太多年了,进城后所有的陌生都在这石碑重新熟悉起来,他挣脱谭振兴的双手,慢慢走上前,这是他父亲的字迹啊,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
阳光炙热,照在石碑上透出些许耀眼的光,谭盛礼就站在那,许久许久.....
大学是朝廷的,有负责接待各地考生的下人,看几辆马车停靠,主动迎了出来,看到个穿着青衫的老人颤巍巍立在石碑旁,隐隐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