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8頁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殿,越雋山崩,第四年大水更是厲害,決了東郡的金堤,害得御史大夫尹忠因此自殺。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沛郡鐵官冶鐵飛,三年鍵為地震、山崩,雍江水災,江水倒流。四年長陵臨涇岸崩,雍徑水災,死者無數,幾至無法安葬。陽朔二年(公元前23年)倒春寒,四時失序,秋天又是關東大水,難民湧入函谷、天井、壺口、五阮等關隘,以求避災。細細數來,十年倒有九年荒!子駿兄,你想想,在連年災害中,什麼人首當其衝?還不是那些平民百姓!他們被天災所苦,衣食無著,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我就親眼見過他們自賣為奴!&rdo;

劉歆聽了只覺毛骨悚然:

&ldo;巨君兄,照你這麼說,咱大漢百姓豈不是太悲慘了!天災,天災!蒼天奈何不感我民若此!&rdo;

王莽更進一步:

&ldo;子駿兄,問題的癥結還不在天災,天災猶可,人禍更甚!誠然,我大漢以農立國,天時調和是民富國強的重要條件。然而,當今的肉食者們,又有多少人真正為百姓著想?據我所知,大漢在冊的食祿官吏,不下十幾萬人,而這十幾萬人中,倒有七八成都是只顧自己中飽私囊,不顧百姓死活的!官吏不良,無異在百姓頭上來一個雪上加霜!況且,就算風調雨順,也沒有貪官污吏,老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不了!&rdo;

劉歆輕哦一聲:

&ldo;巨君這話我就不大明白了,照你剛才說,百姓受難,一是天災,二是人禍,如果風調雨順,又沒有貪官污吏,怎麼還會不好過呢?&rdo;

王莽不慌不忙,豎起兩根指頭:

&ldo;大漢百姓困於水火,有兩個根本性的大禍根。子駿兄且穩坐,聽王莽慢慢道來。

&ldo;先說第一大禍根,&l;田&r;。我大漢代暴秦而有天下,最初七十年間,與民休息、獎農勤耕,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鼎盛強大。到了孝武皇帝那一朝,全國各地倉糜盈滿,京師府庫的金錢累百巨萬,連穿錢用的繩子都爛了,因此而不可確定到底有多少錢在國庫里。太倉里的粟米,一年一年積累,陳陳相因,多得連糧倉都裝盛不下,就堆在露天,風吹日曬霜打雨淋,乃至腐敗而不可食用。那陣子真是咱大漢的黃金時代!可惜,孝武皇帝即位後,連年征戰匈奴等國,雖然平定了邊疆,擴大了版圖,卻也帶來龐大的軍費開支,造成政府的財政困難。而且徵兵從戎,也使農民棄田罷耕,水利難修,水旱災害無法防範,農業收成銳減。所以孝宣皇帝時夏侯勝曾說,孝武皇帝&l;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有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r;孝武皇帝更是利用徵收結錢也就是財產稅的機會,奪民田產以為公田,用來賞賜功臣達官。孝昭皇帝時,&l;承孝武奢侈余敝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r;,農業連年沒有收成,老百姓無糧可食,不得不屢次減免稅賦,孝宣皇帝時又對流民貸以公田令其耕種、貸給糧食使其溫飽和免去每年一百二十錢的人頭稅,好歹才算緩和了一點天下虛耗的窘境。可是好景不長,孝元皇帝一朝,復又陷於亂世,官奪民田日益嚴重,淮南王、衡山王、田蚡等公族外戚爭相兼奪良田沃土,寧成奪取南陽民田千餘頃,役使數千家農戶為其耕種,一下就牟取了數干萬的暴利。至於灌夫、公孫賀等人,更是不顧百姓,興美田以利子孫。到了本朝,此風愈烈,前丞相張禹占關中田四百餘頃,連我的叔父紅陽侯王立也侵占南郡草田數百頃。官奪之外,又有商奪。可恨那些為富不仁的奸商,仗著自己有倆臭錢,狂也似地併吞農田,甚至有以田農而稱甲一州的!子駿兄,您想我大漢有多少耕田,經得起如此你占我奪!結果可想而知,有田者不耕,耕者又無其田!農民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吻安,总裁夫人! 九王妃(NPH) 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 粟宝苏深意小说名 我有一本小情书 我還能搶救一下 宠物小精灵之善恶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