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府各家勋贵子弟的前程,皆由王宇这左军大都督一言而决,中军大都督批文到了九边和南方各卫,压根没有左军大都督的将令好使。
各家勋贵子弟,拿着定国公徐景弘这个中军大都督批文到里地方任职,人家各卫官军压根不买账,慢慢的这些勋贵就知道要提着猪头,拜谁的庙门了。
太皇太后孙若微不是没有努力过,但如之奈何,渐渐看着王宇将大明兵权收拢到自己手下了。
成化七年,成化小皇帝十二岁,王宇已经架空了太皇太后孙若微,开始把手伸向大明的政权。
三杨年龄渐渐大了,陆续去世,原先历史中景泰的内阁首辅,兵部尚书陈循为代表的守成内阁上台。
王宇也趁机把推荐减丁政策已经有成效的于谦,召回大明掌管户部,然后塞进了内阁,开始准备渗透文官阶层。
之后,于谦在草原执行三年的减丁制度初见成效,王宇主任务变成了3\/15,他开始着手参合大明政务。
现在成化的大明首辅陈循,虽然是永乐年间的进士,但他资历和号召力,在文官中比不过三杨,更遑论,他没有辅政大臣的光环加身。
杨士奇推荐入阁的工部尚书高谷,压根不服他,再有王宇塞进去内阁捣乱的户部尚书于谦,所以文官集团一时间居然三个派系。
王宇在这些年拉拢的文官支持下,以辅政大臣的身份,直接参合进大明的政务上来了。
为了吃相好看一些,王宇还把定国公徐景弘这个吉祥物,一起邀请来内阁和三位新阁老一起处理大明政务。
王宇先是改了大明三年一次的科考内容,在八股取士中加了算术,为突破八股文打开个缺口,之后慢慢的把格物致知的实用新儒学内容,逐年加进去,并把比例加大。
大明只有岭南一地在推广新儒学,渐渐的辐射影响了江南一些地区,甚至被一些老夫子被认为“离经叛道”,天天在应天夫子庙哭庙。
然后...
王宇让应天交好的勋贵派大头兵,把他们打包去南洋教化那些天天袭击明军祖母绿宝石矿脉的土猴子了。
这些大明读书人,在改变不了朝廷科考慢慢变多的新儒学内容后,要么他们守着自己的旧儒学在家里发霉,要么为了前途,改弦更张,学新儒学。
到时候,伱说考的新儒学内容越来越多,大明朝廷的后备官员里,是哪个势力会越来越强呢?
岭南可是王宇的大本营,现在王宇才刚刚开始在北直隶推行“三舍法”,等这批人培养出来最快也是十年后了,岭南都有三批人提前进入大明朝堂效力了。
于谦虽然警惕王宇这大明权臣,但对这些对国家积极变革的内容,都大为支持。
新儒学中的内容,于谦看过之后,也大为震撼。
王宇不像是要篡明的样子,反而是想绝了后人的皇帝之路似的,割裂一千五百年来天地君亲师的纲常,讲究实践出真知,知行合一的实干。
反正王宇不在乎大明最后变成什么四不像的样,只要能利于大明快速发展的事,他都去推一手。
王宇的新儒学里,其实大多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内容,不过掺了一点自己的狭隘民族私货而已。
融合可以,中原文明有强大的包容力,不过王宇更希望是我融合你,而不是你融合我,主动权在我。
融合的机会,马上就来了。
成化八年
六月
北直隶黄河在沙湾白马头决堤,决口长达七十余丈。
八月
徐州、济宁之间水灾泛滥,平地之上,水高一丈余,民众的房屋全部垮塌。
王宇命通州、大兴开仓赈济,一边派北直隶总兵提督二十万备操军转移灾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