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巴勒斯坦的陳述顯然很少浮上檯面,哪天有人看到關於巴勒斯坦的新聞,大概也是在以色列辯護自身權益的時候順帶提到的。這個蕞爾小國傾注大量資金來操弄媒體。巴勒斯坦當局花了很多時間,試圖跟哈馬斯[6](haas)談和。一旦雙方有所接觸,以色列和美國就會威脅巴勒斯坦,要讓駐紮當地的代表扣留他們的稅收。很多時候,巴勒斯坦當局幾乎都要破產;支付薪資已經不容易,遑論應付以色列用金錢堆出的媒體高牆。

對大多數的媒體而言,如果不播報實情,巴勒斯坦人看起來會比較沒有人性,也因此讓所有報導都站在施壓者那邊,而不是站在受害者那邊。我們是受侵占的人民。我們從1967年的6月6日就被正式占領,而從1947年11月30日至今,巴勒斯坦也不斷遭受種族清洗。掠奪土地、占領他人家園,這就是衝突的根源。這種衝突無關信仰,從來就跟宗教一點關係都沒有。以種族之名,宗教只是用來劃分隔離的手段而已。

以色列占領土地的原因,跟信仰、《聖經》故事或是其他用來合理化自己行徑的藉口無關。真正的動機是戰爭:爭奪上游水源、河川,還有地下水。大家都想要控制、利用豐富的天然資源,比如適合耕作的土地,還有西部沿海與加沙走廊沿岸的天然氣層。政經勢力也至關重要,大家都想在中東擁有軍事經濟的影響力。真相就是如此,其他理由都是幌子。

其實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有猶太教這三種信仰在這片聖地上,和平共存了1400多年。雖然偶爾仍會爆發衝突,但導火索多半都是入侵者所致,比如中世紀歐洲的十字軍、奧斯曼帝國、羅馬帝國,或是今天擁護猶太人復國的積極分子。如果沒有外力介入,巴勒斯坦的這些民族基本上能和平相處。而且歷史也證明,我們甚至還很喜歡彼此呢!

社交媒體改變了大家對巴以衝突的認知,從原本閃爍模糊、單一面向的理想主義,轉變成多面向、追求事實根據的真相。大家的理解慢慢從想像轉變為現實,我希望這本書也能達到這樣的目的。

我寫這本書,是希望能把那些需要讓大家知道的故事保存下來。有些段落正向積極,比如在上一次的攻擊中,有4500名嬰孩在加沙走廊降生;有的故事則令人心痛,比如在襲擊中不幸喪命的青年艾哈邁德,通過他姊姊納耶斯&iddot;阿爾卡耶的回憶以及一字一句,我們才得以紀念他。在此我也希望能向加沙走廊的基督徒跟穆斯林致敬,他們團結一致的心無比堅定;這裡的牧師跟伊瑪目[7]都敞開教堂與清真寺的大門,不會把信仰不同的人擋在門外。大家都忘記巴勒斯坦人其實有著各種信仰,其中還包含了猶太教。從古羅馬的記載、希伯來古書,還有歐亞的史學地圖裡都可得知,巴勒斯坦已有3000多年歷史。在耶路撒冷舊城區那個紀念1948年以前戰敗身亡的英國士兵的墓碑上,也有所記載。巴勒斯坦地區包含部分現今的黎巴嫩、伊拉克、約旦、以色列、埃及,還有加沙走廊。如果你在上述地區出生成長,那麼你就是所謂的巴勒斯坦人。儘管很多人體內可能流著高加索人、亞洲人,或者是非洲人的血液,但是巴勒斯坦並不是我們的民族,我們屬於阿拉伯民族。在這裡,種族跟信仰不能直接畫上等號,這片土地上除了伊斯蘭教、猶太教、朱斯教,還有基督教跟其他宗教。

在加沙走廊,基督徒與穆斯林同生死、共患難。巴勒斯坦的這兩個宗教族群,都親眼目睹學校以及教堂、清真寺被以色列軍隊炸毀。以色列軍方與西岸狂熱的猶太居民會逮捕他們,禁止他們飲食,對他們加以羞辱,把他們與家人拆散,禁止他們離開巴勒斯坦,甚至直接奪走他們的性命。縱使以色列捏造出一套說詞,剝奪我們的人權,基督徒與穆斯林還是始終秉持著基本的人道精神,堅定地團結一致。

我們不能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有女長樂 星光乍泄 【快穿】与各色美男情欲沉沦 古代高手现代警察 陸小鳳系列07幽靈山莊 方舟Online 穿进古早文:攻略玛丽苏霸总